徐顺清:用爱温暖每个残疾人家庭
作者: 王勇 文/图      来源:     日期:2015-05-21    

 

  “为残疾人服务,就是要有耐心、爱心,一心为他们着想,最大限度地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困难!”10余年的残疾人工作,让什地镇残联专干徐顺清深有感触。

  健全网络 为残疾人提供个性化服务

  2004年,徐顺清接手镇上残疾人工作。为了更好地为残疾人服务,他在全镇8个村(社区)全部建立了残疾人协会。由社会行动能力强,有一定文化水平的残疾人或残疾人亲属担任协会专职委员,经常对专职委员开展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协会的工作效率,同时,还在各村(社区)建设了残疾人“爱心书屋”。2011年在徐顺清的努力下,通过多个部门协调,什地镇卫生院成立了康复站,配备了康复器材,为残疾人康复训练提供了坚实的硬件基础。

  为了给残疾群众提供“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徐顺清多次深入全镇残疾人家庭走访了解,倾听残疾人的想法,并为残疾人建立了档案,统一进行系统平台管理。全镇残疾人的姓名、住址、残疾类别、家庭情况等在徐顺清的资料库里一清二楚。

  争取政策 为残疾家庭雪中送炭

  残疾人家庭生活条件一般都很困难,让他们享受到相应的政策照顾,对他们来说犹如雪中送炭。徐顺清每年积极为符合条件的困难残疾人争取专项补助,努力做到应补尽补。2008年“5·12”地震后,全镇有1100余户残疾人家庭进行了农房重建。2013年初,他与镇村镇办配合,在市建设局和市残联的支持下,为符合条件的2户困难残疾人家庭争取到危房改造资金,对他们的住宅进行改造,极大地改善了他们的居住生活条件。几年来,徐顺清为全镇120余户残疾家庭争取到轮椅和辅助器具,并逐一发放到他们手中。

  残疾人生活困难,难免心有怨气。对每一个来访的残疾人,徐顺清都会热情接待,耐心听取他们所反映的问题,积极协调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一时不能解决的也耐心解释,赢得他们的理解。在徐顺清的积极协调争取下,去年以来,全镇53名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家庭享受到最低生活保障,全镇所有残疾人都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享受农村“五保”的残疾人达到40人。

  加强培训 让残疾人自食其力

  徐顺清还积极开展残疾人劳动技能培训,提高残疾人就业能力,全镇参加培训的残疾人就业比例不低于80%。绵河村村民范丛江,尽管身带残疾,但是在镇、村支持下,积极发展蔬菜种植。为了帮助范丛江搞好蔬菜种植,这些年来,徐顺清经常到其家中了解情况,问长问短,并想方设法帮助解决问题,使范丛江的蔬菜种植发展得红红火火,家庭经济逐渐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