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发蓉:潜心研发 为公司提效增益
作者:张娟 文/图
来源:
日期:2015-05-11
林发蓉是四川龙蟒集团钛业股份有限公司研发部的一名研发员,工作8年来,获得了大大小小诸多荣誉。林发蓉说,今年能荣获“四川省第七届劳动模范”称号不是一个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 2007年4月,林发蓉从硕士研究生毕业后顺利成为龙蟒钛业公司的一名研发员,主要负责钛白粉生产工艺及应用研究。无论是作为公司科研项目负责人还是主要参与人,林发蓉都刻苦专研,勇于创新,先后完成了新流程钛渣制备钛白粉关键技术开发、钛白粉清洁生产技术及工艺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建设项目、14改20吨/年金红石钛白粉技改工程、“硫-磷-钛”联产法钛白粉清洁生产新工艺开发、钛白粉废酸的循环利用、低浓度钛液制备高亮度金红石钛白粉的水解方法及转化等省、市和集团的重点项目30余项,已经拥有授权的国家发明专利5项,发表论文5篇。 “新工艺、新产品的开发是企业进步和发展的不竭源泉和动力。”这是林发蓉在工作中一直坚信的理念。正是在这个理念下,林发蓉尽心竭力干好了本职工作,为公司提效增益。 2011年底,公司将低浓度钛液制备高亮度金红石钛白粉的水解方法及转化项目交给了林发蓉去研发完成。在这之前,有同事曾尝试过这项研发却没能成功。为了啃下这块“硬骨头”,林发蓉花了两年时间去完成,她制定了完整的实施方案,进行了30多次大大小小的实验。那段时间,她每天待在实验室与瓶瓶罐罐打交道,一次次的失败并没有让她气馁。功夫不负有心人,她通过多次反复论证后,2013年项目终于得以转化为生产。林发蓉告诉记者,为了保证钛白粉质量,生产企业一般都采用高浓度钛液进行水解生产,但由此产生的钛液浓度成本就较高,每吨需要花费280元左右,不利于企业长远发展。为了节能增效,由她研发的低浓度钛液技改项目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每吨钛液浓度产生的成本可以节约80元左右,一年按20万吨的产能计算能节约1600万元,既节约了生产成本,又保证了产品质量。 “科研项目在外人看来是枯燥乏味的,但对我而言却是一种乐趣。每当我在攻克一个项目或一个难题的时候,这种成功的喜悦是外人无法体会的,这可能就是科学的魅力吧。”林发蓉说。 在同事眼里,林发蓉动手能力强、思维活跃,待人诚恳,对工作充满热情和激情。她利用业余时间不断提升自己,翻阅各种资料,参加各种培训,在创新中取得一个又一个新成绩,用实际行动为企业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2011年获得德阳科技进步二等奖;2012年获得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德阳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三等奖,被评为德阳市科协“讲理想,比贡献”活动科技标兵;2013年获得德阳市优秀专利奖;2014年获得四川省专利三等奖,并被评为德阳市科协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的背后,是林发蓉专心研发付出的辛勤汗水,是林发蓉不断拼搏体现的个人价值。她就像一枚螺丝钉,虽小,但作用很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