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那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导致剑南镇天河社区居民李晓平右大腿毁损伤,右锁骨骨折,头皮裂伤。仅仅几十秒的时间,一个四肢健全的人瞬间变成了残疾。面对失去右腿的沉重打击,她陷入了人生低谷。但是,这个不愿向命运低头的女人,在安装了假肢后,努力复健并学习年画技艺,最终在慈善机构的帮助下,在绵竹市残疾人康复中心成立了一家名为“春蚕画坊”的残疾人画坊。
上午8:40,记者来到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在一间几十平方米的房间里,55岁的李晓平正专心致志地进行着脸谱彩绘。“脸谱彩绘就是将规定的色彩填涂到脸谱模具上,看似简单,但是这一笔一线条,转弯或是直线,都不容易,需要极大的耐心。”在彩绘完六个脸谱后,李晓平用手揉了揉眼睛。“年纪越来越大了,眼睛也不好用了……”话毕,她又继续着手上的工作。环顾四周,这个小小的房间里还有不少忙碌着的残疾人朋友。
趁着李晓平休息的间隙,记者与她攀谈起来。她说,地震的伤痛成为她抹不去的记忆,她曾一度情绪非常低落,当时想死的心都有。6年过去了,她调整好心态,慢慢走出伤痛,勇敢地面对未来,还帮助了更多有着相同经历的兄弟姐妹战胜困难。“成立这个画坊的初衷就是给残疾人朋友找一个自食其力的事情做,给大家提供一个相聚的地方。”李晓平说。
在画坊的另外一间小屋里,陈放着许多精致的彩绘脸谱,红脸的关羽、黑脸的张飞、白脸的曹操,还有芭比娃娃漂亮的丝网花小裙以及各式各样的年画,“我们主要是销售丝网花、年画,还跟成都一家大型工艺品公司合作,进行外加工。”李晓平自豪地介绍着他们的手工艺品。
一直以来,画坊的主要工作就是给年画上色、制作丝袜花等简单的手工艺品。最初,他们制作出来的手工艺品销量较好,但随着丝袜花等产品慢慢淡出市场,画坊一度陷入了困境。李晓平却没有放弃,她四处奔走寻找生意,在她的努力和市残联、香港红十字会等的帮助下,“春蚕画坊”和成都一家大型工艺品公司取得合作,该公司负责培训和提供脸谱等工艺品的工具材料及销售,“春蚕画坊”则进行绘制。画坊的每个人都格外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他们认真地绘制每一件手工艺品。“如果不是李姐,我真不知道原先这双只会拿锄头种地的手居然能做这么细致的活。”家住遵道镇棚花村的余昌香也是在地震中致残,是李晓平将她从悲痛中拉了回来。
如今,李晓平的“春蚕画坊”已经成立四年多了,成员已发展到30余名,因为有着相似的经历,大家更理解彼此,珍惜彼此,在一起工作时忘却了伤痛,干得非常开心快乐。用他们自己的话说,“春蚕画坊”就是大家温馨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