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稀老人终圆文学梦
作者:叶庆 文/图      来源:     日期:2014-12-16    

  退休十余年创作诗词600首,出版个人诗画集两本——
  古稀老人终圆文学梦


  ●生于书香世家 从小为梦想不懈努力

  12月11日,记者见到了两鬓斑白的姚国惠老人,她正拿着自己编写的第二集《惠心竹语》细细品味,“更有雏凤声清越,伴有濡染半有勤。”老人指着友人对诗集的评价,笑得合不拢嘴。

  说起创作诗词的初衷,老人坦言是为了重圆儿时的文学梦。姚国惠出生于书香世家,父亲喜好读书的习惯深深地影响了她。小时候,只要一有时间,姚国惠便会拿出古今中外的各类名著细细品读,而李商隐、杜甫、白居易等古典诗词对她影响最深。久而久之,读书、作诗,当一名作家的梦想在姚国惠的心中埋下了种子。

  但在文化大革命的特殊时期,因为种种原因,姚国惠初中毕业后不得不辍学在家,参加工作后从事财会工作。

  尽管如此,姚国惠却始终没有放弃读书的爱好,阅读成了她每天的必修课。闲暇时,她喜欢研读古诗词,用心体会字里行间的意义。一有机会,就四处借阅各类历史文学书籍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同时,她还与女儿一道自学了高中、大学课程,不断丰富自己,为自己心中的文字梦做着准备。

  ●晚年潜心创作 退休老人终圆儿时梦

  2003年,一次偶然的机会,退休在家的姚国惠加入了市老年诗书画学会,并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始学习诗词创作。不过,因为年龄的关系,姚国惠创作之初非常艰难。后来,经过不断努力和摸索,渐渐进入创作佳境。

  看书、旅游、创作、反复修改……成了姚国惠生活的全部。每到一处旅游,姚国惠总会以诗词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为了创作一首诗,她通宵达旦斟字酌句,反复修改;为再现绵竹历史人物的丰功伟绩,姚国惠更是查阅大量史书,先后写出了相关诗词52首;“5·12”特大地震后,她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将一幅幅希望的画面和感恩的话语以格律诗、新诗的形式记载下来,汇编成册。

  “国色丹青放暮春,华容雨后亦清纯。酡颜带露风姿俏,翠袖托腮睡梦欣。和煦东风怜落蕊,纷飘大地绣春痕。青蓝蓓蕾相继承,日出云开貌焕颜。”一首以牡丹被雨打后倚在叶上做着重新振作的好梦比喻灾后重建的希望,姚国惠将李商隐笔下悲情的牡丹化为震后的希望,让诗友啧啧称赞。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姚国惠老人用自己的人生感悟创作了多首言志、怀古以及歌颂祖国山水的诗词,并将其整理出版了两本诗集。如今,她希望在有生之年再出一本个人诗画选集,以圆儿时的文学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