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天芬:下岗女工变身家政老板
作者:何菲 文/图      来源:     日期:2014-10-11    

 

  从2006年的下岗女工到如今拥有30余位月嫂的家政服务中心,何天芬用八年的时间,将“照顾婴儿”这一既琐碎又专业的服务行业做到精彩,完成了下岗女工到服务中介“老板”的角色蜕变,并闯出了自己的一片新天地。

  ●无奈下岗 当保姆赚得第一桶金

  1994年,高中毕业的何天芬来到某企业工作,从一线工人做到管理岗位,还兼职当上了村里的妇女主任。2006年,单位的效益越来越差,其他人都在厂里混日子,何天芬却坐不住了,创业的梦想在她心里开始发芽。“那时每路过一个小商店,我都特别留意,看大家生意都好,就觉得做生意赚钱容易!”由于不善经营,何天芬开的粮油店和中餐馆相继关了门。她怀揣对大城市的梦想来到了北京。

  来到北京后,何天芬选择的第一份工作就是保姆,这一干就是3年。由于工作贴心细致,雇主对何天芬很是满意,其工资也从最初的1000余元涨到近3000元,逢年过节还经常塞给她红包。遇到生病时,雇主还将何天芬的医药费全包了,这让何天芬心里很是感动,也对家政行业有了新的认识。

  2009年3月,何天芬和老乡聊到了月嫂这一新职业,这让何天芬眼前一亮。“月嫂工资可比保姆高多了。”担心自己不能胜任工作,何天芬自掏腰包去专业机构进行培训,并考取了高级育婴师资格证。当年4月,何天芬走进第一家新生儿雇主,开始了月嫂之路。何天芬坦言,照顾婴儿很辛苦,第一次自己也手忙脚乱,但随着工作量的增加,自己也积累了不少育婴经验,工资也是水涨船高,2010年每月工资已达4000余元。

  ●几经波折 创业之路充满艰辛

  工资涨了,可何天芬的创业梦想并没有熄灭。2010年12月,何天芬回到德阳,用自己多年积攒下的10多万元钱开起了家政中介。“那时候我当月嫂工资接近9000元,办家政有时还亏损,可我就想试一试。”由于新开办的家政中介规模小、没有知名度,资金周转很快陷入了困境。“算了,你就当月嫂得了,你就不是当老板的料!”两次创业均以失败告终,就连一向支持她的丈夫也埋怨她掏空了家底,但困难没有动摇何天芬的信念。

  今年4月,何天芬来到绵竹考察市场。在对市妇幼保健院周边进行多番查看后,何天芬将第三次创业地选在了绵竹,开设了一家涵盖月嫂、家庭早教、婴儿游泳及保洁等多种服务的家政服务中心。为了能够把公司做起来,何天芬以身作则,亲自上阵。何天芬说,月嫂,不仅是一天24小时内做月子餐、给婴儿洗澡、喂奶等照顾产妇、婴儿的生活起居,必要的时候还要调解婆媳关系,让雇主家庭和睦,得到客户信任。“每个员工完成工作后客户都会给评价,我们还会定期到客户家中随访,月嫂唯一的评价标准就是客户。”

  经过何天芬的不断努力,现在公司的月嫂服务价格已经涨到了每月3000多元,月嫂数量稳定在30多人,拥有母婴保健师4人,公司渐渐走上了正轨。

  创业成功之余,何天芬也酝酿着帮助更多的下岗姐妹实现再就业。今年8月底,市人社部门与何天芬合作建立月嫂培训基地,由她负责手把手地向学员们传授经验。目前,她的第一批“学生”即将通过考试,走上月嫂岗位。“从失业,到就业,再到创业,我想带着更多姐妹一起实现她们的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