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土门中学爱心教师陈启林
作者:谭明剑 文/图      来源:     日期:2014-10-11    

  用爱滋养孩子心灵
  ——记土门中学爱心教师陈启林


  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没有灿烂辉煌的业绩,他用爱滋养孩子心灵,让孩子们快乐成长,他就是土门中学的教师陈启林。

  无微不至 关爱留守学生

  土门中学的学生大都是来自该镇和周边镇乡的农村孩子,其中有很多学生都是留守儿童。学生严晓彤就是其中的一位,她至今对陈启林老师对她的关爱念念不忘。

  严晓彤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缺少关爱的她学习基础差,日常行为涣散,有些调皮捣蛋,属于双差学生,而这一切却因一次生病发生了重大改变。那次严晓彤生病发高烧,吃不下学校的伙食,陈老师得知情况后很是着急,马上回到家亲自下厨,做了一锅饭菜。当他从家里端来热气腾腾的饭菜时,严晓彤感动得流泪了。

  “虽然只是一顿简单的饭菜,我却感受到了老师的良苦用心。”严晓彤说,此后她将心思全部放在了学习上,行为表现和学习成绩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陈启林老师班上有一名学生叫史天明,父母常年在外务工,只能委托姑父姑母照顾他。因为姑父姑母对孩子过于溺爱,导致史天明养成了很多不良习惯,个性叛逆又非常喜欢上网。一个周末的下午,陈启林老师早早来到班上想为一些学生补习,等了很久史天明都没有到校,于是他马上和其姑姑联系,结果却引来了史天明姑姑的不满,说学校弄丢了自己的侄子。陈老师感到非常委屈,但是他立即掏钱租了一辆面包车到土门、广济、绵竹城区的网吧挨个寻找,最终将史天明安全地带到了他姑姑面前。

  看到侄子安然无恙,史天明的姑姑羞愧地连说对不起。“我理解你们的心情,孩子只要安全就好。”陈老师一句简单的话,让这家人感动不已。

  乐善好施 关心困难家庭

  马晓红也是陈启林老师班上的一名学生,初一进校的时候精神状态很差。陈老师发现这一情况后,立即和她交心谈心。原来马晓红的父亲是一名精神病患者,母亲在她一岁的时候就离开了家,至今杳无音信,奶奶又多病,全家的生活重担就落在了七十多岁的爷爷身上。

  面对这样一个破碎的家庭,陈老师心里久久不能平静,他当即拿出身上仅有的200元钱给马晓红,希望她不要因为家庭而影响学习。随后,陈老师将马晓红的家庭情况报告给学校。在陈老师的努力下,马晓红获得了很多帮助。其中,一名志愿者还为她每学期资助1500元的生活补助。不仅如此,陈老师还组织班上同学不定期地帮助其做家务……渐渐地,久违的童真和笑容回到了马晓红的脸上。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正因为陈启林老师对学生无微不至地关心,他所任教的学科成绩一直处于同年级前列,所带的班班风正、学风浓,学生综合素质较高,两次被评为“绵竹市先进班集体”。他也先后多次获得市先进教育工作者、爱心教师、优秀辅导员等奖项,受到了同事赞许、学生喜爱和家长的信任。     (文中学生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