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君爱特殊青少年康复中心发起人朱月旻
作者:王平 文/图
来源:
日期:2014-10-09
直把绵竹当故乡
情系灾区伤残儿童 建立残疾人康复中心 2009年,在上海从事外贸进出口业务的朱月旻女士前往汉旺灾区做志愿者。她在走访中发现,板房区住了很多因灾致残的学生,由于家庭条件困难根本无法进行后期康复训练,同时大地震还给很多孩子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心理阴影。为了让这些孩子健康快乐成长,朱月旻萌生了在汉旺建立残疾学生康复中心的想法。 随后,朱月旻女士正式在汉旺小学注册了君爱特殊青少年康复中心,并通过自己的社会关系和网络,发动上海的企业家和爱心人士参与到康复中心来。而她,也从此与汉旺君爱特殊青少年康复中心和灾区的孩子们紧紧连在了一起。在老板的支持下,工作之余,她以康复中心为平台,协调组织志愿者为伤残孩子做心理辅导、为需要康复治疗的残疾人士筹集资金、为汉旺小学的留守儿童之家和残疾学生之家募捐,将汉旺的老师送到上海培训,连续几年在汶川灾区开展免费夏令营活动…… 真情抚慰受伤心灵 助其健康快乐成长 我市兴隆镇桥楼村4组、曾先后接受过30多次手术的地震伤员魏玲告诉记者,2011年,君爱特殊青少年康复中心志愿者在走访地震灾区伤员时,发现了她的特殊情况就一直帮助她。她喜爱做手工艺品,朱月旻女士就在淘宝网上帮她宣传和销售,并给她联系上海的客户定做手工艺术品,今年7月,还专程前往兴隆看望她。她说,朱月旻女士的默默关心,给了她生活的动力。” 在地震中失去左手的汉旺学生曾芳说,“志愿者阿姨们先后多次到家里给我做心理辅导,鼓励我不要自卑。现在我恢复了自信,也学会了关爱他人。今年中考结束,朱月旻姐姐还推荐我学习农业技术,8月份带我到上海的农业新科技基地去学习,我非常感谢朱月旻姐姐她们这些好心人。” 在朱月旻的奔走呼吁下,经过5年的努力,汉旺君爱特殊青少年康复中心吸引了来自上海、广州、哈尔滨、北京、成都等全国各地的志愿者,仅上海就有100多名志愿者及企业家加入她们的队伍。志愿服务对象也从当初对汉旺小学的几名残疾、留守儿童每月提供资金帮助,到现在已经为40多名学生每月提供400元到800元不等的资助。目前,有4名志愿者长期在汉旺服务,服务范围辐射到汶川、北川、平武等地。 面对受助者的感激,朱月旻说,5年的情感付出,她早已将绵竹当第二故乡了。她只希望更多的孩子走出去看更多、更大的世界,从而给孩子们信心,让他们更好地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