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孝德镇桂兰村蜀农种植合作社负责人李勇
作者:彭嘉乐 文/图
来源:
日期:2014-08-06
怀揣农业梦 带领村民奔小康
●坚持创业做致富领路人 大学毕业后,李勇创业开起了超市。通过几年的努力和摸索,已经在齐天镇和孝德镇各设有几家分店,“我的创业梦已经实现了,现在要给更多人学习经验的机会。”李勇说,他的超市招聘的员工大多是有创业梦想的年轻人,他非常愿意为他们提供一个初级平台锻炼。因此,他获得了德阳农村青年创业就业带头人和绵竹市文明市民的荣誉称号。 桂兰村的村民看到李勇踏实,有干劲,都忍不住对这个年轻的小伙子竖起大拇指。2011年,李勇在村民的推荐下担任起了村里的民兵连长和治保主任。2012年,因为表现优异,李勇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虽然我做的都是一些小事,但关系到乡亲们的点滴生活,肩上的责任十分重大。”李勇说,到村上当上干部,才真正深入到农村生活,才真正了解到老乡们的想法。他告诉记者,村民们致富的想法很强烈,但没有技术也没有资金,根本无从下手。他就想,家乡这么好的资源、这么好的政策,带着乡亲们搞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是一条不错的致富路。 ●遭遇打击不轻言放弃 2013年9月,怀揣着美好的绿色种植梦想,流转土地1723亩,李勇和几位股东在孝德镇茶店村成立了绵竹市蜀农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菜-稻-菜”粮经复合种植模式,以种植莴笋、甘蓝、西芹、娃娃菜为主。万事开头难,种植蔬菜的门外汉李勇,在今年4月份遭受了沉重的打击,“去年种的400亩甘蓝,全军覆没了。”李勇说,因为经验不足,在种植甘蓝的时候,密度太大,通风不良,标准的甘蓝种出来是圆形的,而他们种出来的是尖的,没法卖出去。 那段时间,李勇和股东们近乎绝望了,400亩的甘蓝让他们损失惨重。“在最困难的时候,感谢政府和村上党员干部的帮助,让我没有放弃种植蔬菜。”李勇告诉记者,正是无私的关怀更坚定他要带领村民共同致富的决心。 如今,李勇已经从甘蓝失败种植的阴霾中走了出来,他对合作社未来的种植之路充满信心,“我们现在还是走错峰种植的“早菜”模式,这样能让蔬菜卖个好价钱。”李勇说,去年小面积种植的娃娃菜卖得很好,今年准备大面积种植。普通种植的娃娃菜一般在年底的时候上市,合作社错峰种植能让娃娃菜在九十月份就提前进入市场。那时候,1朵娃娃菜能卖上7角的好价钱,比普通种植的娃娃菜3角1朵的价格高出1倍,1亩地能多赚3000元左右。据了解,在蜀农种植专业合作社里长期务工的当地村民有200余人,茶店村的年人均收入如今增加了92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