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女大学生李治菲在家乡发展猕猴桃种植
作者:叶庆 文/图     来源:     日期:2014-08-05    

  “必须为自己的人生拼一回”
  ——80后女大学生李治菲在家乡发展猕猴桃种植


  大学毕业后,本可长期留在大城市发展,却带着老公回到家乡遵道镇,通过土地流转,承包近20亩土地,开启了自己当新时代农民的梦想,她就是我市80后大学生李治菲。

  ◆从事农业,是我的梦想

  今年27岁的李治菲家住我市遵道镇棚花村。三年前,她从四川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农药方向)专业毕业后,在成都浦江县某农业公司从事猕猴桃病虫害防治和品质控制工作。从田间生产到猕猴桃储存,再到销售和抽查监督……三年来,李治菲一直从事与猕猴桃相关的工作,慢慢从中摸索出了一些猕猴桃种植、销售经验。

  “从选择读四川农业大学的那一刻开始,我就希望能够从事与农业相关的工作。”李治菲告诉记者,看到家乡的猕猴桃发展蒸蒸日上,自己返绵种植猕猴桃的愿望也更加迫切。2012年底,她终于下定决心在家乡发展猕猴桃种植。

  ◆为了梦想, 开启“双城”奔波

  李治菲说干就干。回到家以后,她通过土地流转,在棚花村三组承包了20余亩土地开始种植猕猴桃。没有经验,她就在其所属公司向经验丰富的老技术员请教和学习,再结合实际加以应用。猕猴桃前期培育阶段最为重要,李治菲对苗坑的深、宽尺寸把控非常严格,她希望能通过精细化的管理种出优质猕猴桃。然而,由于上辈农民与她的想法差异较大,坑深和宽度都以“差不多”为标准挖填,这让李治菲有些无奈。周末回到家,李治菲多方询问才发现是工价问题引起的质量问题,为了确保坑的质量和数量,李治菲决定根据工人的实际情况“以件计价”,从而稳定民心,确保猕猴桃管理向好发展。

  创业初期,她也面临资金不足的问题,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她一边在成都工作一边经营管理猕猴桃种植园。她告诉记者,现在她的小果园技术问题主要由她负责,而田间管理则交给了姐姐一家负责。一年多时间过去,她的小果园长势良好。“虽然成都绵竹两地跑有点累,但为了实现梦想,我觉得值!”

  ◆未来: 希望办个生态农场

  如今,李治菲20余亩的猕猴桃园内,猕猴桃实生苗长势粗壮。为了充分利用土地,她还请姐姐一家人在田里种起了玉米和辣椒,绿油油的田地里到处都是生机勃勃的景象。

  “走到这条创业的路上,就希望走出一片光明的未来。”在李治菲看来,既然选择了,就得全心全意付出,尽管栽种期间每周都得在成都和绵竹两地来回劳累地奔波,也清楚地明白嫁接以后会面临更多未知的难题,但乐观的她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她告诉记者,希望能够与绵竹猕猴桃种植户多交流沟通,并在时机成熟时,能够开办属于自己的生态农场,发展循环农业,加强果实的内在品质和外在感观,种出让消费者认可的绿色优质猕猴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