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抗美援朝老兵杨秀忠
作者:李露平 文/图
来源:
日期:2014-08-01
满腔热血进军营 铮铮铁骨勇杀敌
(一) 杨秀忠出生在我市汉旺镇武都村一个农民家庭,因家庭贫苦,年幼的他只在私塾读了一年,便跟随父亲学习裁缝手艺。他说,当时压根就没想过自己有朝一日能够身穿军装走上战场,而这一切源于二十岁时参加运粮队给战士送军粮的机缘巧合。 “那个时候我们去给在川西剿匪的战士送军粮,看到战斗在茂县、汶川、黑水一带的解放军战士,在那样艰苦条件下依然奋勇杀敌、勇往直前,就算饿着肚子、身负伤痛也从未退缩,他们的勇敢和坚强震撼了我。”杨秀忠老人说,看到解放军战士在前线顶着炮弹与匪徒周旋,看到不断有伤病员从前线抬出医治,看到解放军战士虽身负重伤,却依然坚持出门迎接送粮队伍,他深受感动并立下志愿,一定要成为一名军人保家卫国。 1952年冬,杨秀忠如愿以偿地应征入伍,踏上了抗美援朝的征途。“也许冥冥之中自有安排吧,我所在的四川新兵团在东北进行了三个月的集训后便火速到达朝鲜,投入战斗。”这场抗击美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之战,让杨秀忠迅速从一名新兵进入到血与火的战场。 (二)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杨秀忠每每想起这首歌,心情就十分激动,回忆起抗美援朝那些枪林弹雨的岁月,一幅幅战友们并肩战斗的画面就浮现在他的眼前。1953年,朝鲜金城反击战全面打响,杨秀忠时任68军204师610团101连副机枪手,主要负责掩护战士冲锋。 杨秀忠老人说,令他最难忘的就是攻打632.5高地的那次战役。战斗从凌晨5点一直打到下午3点,敌人全线歼灭,我军也伤亡惨重。当时,战斗刚打响不久,连长便被炮弹击中牺牲,一刻钟不到,掩护步兵冲锋的枪手也负了伤。杨秀忠望着从山上向下射出的火花,突然想到毛主席说的“只要有一个人活着,战斗就要进行到底。”于是,他迅速接过主机枪手的枪,同战士们继续作战。过了不久,一位同乡弹药手也被炮弹击中当场牺牲。杨秀忠说,当时他虽然悲痛万分,却更坚定了杀敌的信念。8个小时过去了,激烈的战火渐渐平息了下来,当这场战役取得最后胜利的时候,整个加强连仅剩下不到30个人。 真正上了战场后,是什么样的感受?记者问道。“一上战场就什么都不怕了。”杨秀忠老人说,“战争是残酷的,流血牺牲是常有的事。我的腰也在攻打632.5高地的那次战役中负了伤,现在仍留下一个大伤疤。当时条件十分艰苦,战士们根本无法睡觉,只能在战壕里、防空洞、或树墩上打个盹。每天只能吃一顿米饭,其余全吃高梁、面粉,这些都是中国运去的。敌人来了,即使饿着肚子,也要操起枪杆往前冲。” 如今,杨秀忠老人已在家中安享晚年,当再次回首这段往事的时候,他仍然显得十分激动,感到异常光荣和自豪,心中仍然燃烧着那片对祖国的赤子情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