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清平镇棋盘村一组组长孟富奎
作者:谭明剑 刘峙建 文/图
来源:
日期:2014-07-08
有一种责任叫“坚守”
做好村民的“守夜人” 雍家沟是清平镇棋盘村地质灾害的最大隐患点,而石梯岩则是最佳监测点,“只要在这里看到起河雾,左面的贾哥山黑压压的,就知道大雨要来了,雍家沟的泥石流就可能会冲下来。”已经有8年地质监测员经验的孟富奎说,雍家沟泥石流一旦冲下来,清平场镇将会遭受巨大的威胁。 每天一吃完早饭,孟富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来到石梯岩,沿着山道一路走上去,观察雍家沟地质灾害隐患点是否出现新的变化。孟富奎说,棋盘村一组共有3个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看完雍家沟,还要继续去其它两处,一圈转下来,得花上两个小时。 “一到下雨,必须通宵达旦坚守在自己负责的监测点上。”孟富奎说,去年“7·9”洪灾期间,他在雍家沟地质灾害隐患点48小时不间断监测。手指泡涨了,眼睛熬红了,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身上被蚊子叮咬得红一块紫一块。7月9日晚上9时,眼看泥石流就要来了,孟富奎迅速拉响了手中的警报器,同时立即向村上汇报情况。随后,他带领几个民兵挨家挨户叫醒还在睡梦中的乡亲,转移到了安全处。村民安全后,他又继续来到石梯岩监测点,严密监测泥石流的情况。 当好村里的“护林员” 棋盘村一组紧邻后山,山林面积达1.4万亩,是该村山林面积最大的一个组。16年来,孟富奎只身一人风雨无阻巡山护林,让这片森林从未出现一起失火和大面积盗采事件。 徒步上山,巡视完一遍山林要花20天时间,这还须天晴才行。上山时,有些地方没有路,他硬是踩出了一条路。“5·12”地震后,许多路垮了,土质也变得疏松,山上不时还有石头滚落下来,孟富奎只能小心翼翼通过。一路上,他逢人就提醒要注意安全,碰到乡亲,就会宣传林业管护、森林防火的知识。 “我们这里几匹山都很干燥,找不到水,就连吃水都得自己背,带明火进山很容易引起火灾,一旦出现火灾,根本就没办法救,所以管好火源是关键。”看到陌生人,孟富奎就会上前盘问,要求其不要践踏树苗、带明火上山、乱砍滥伐。村里有进山采药的村民,他都会一一打招呼,有村民要进山砍柴,他总是耐心劝导。乡亲们都很信任他,也很配合他的工作。巡山护林16年,没有发生一起火灾,这是他引以为豪的事。 干好村民的“清洁工” 棋盘村一带居住着近百户村民,一条公路曲曲折折,穿村而过,一组境内长达2公里多的路段是最难清扫的,因为石梯岩以上不是水泥路,只要下雨就泥泞不堪,每天600多辆运矿货车,100多辆施工车辆从山路上带起泥沙经过那里,有些还要抛洒些矿渣或垃圾在路旁,群众对此苦不堪言。 4年前,孟富奎挑起了这项艰巨的清洁工作。“村民天天通行都靠这条路,必须清扫干净。”孟富奎说,天晴还好办,扫不掉就用铲子起底,再一一清扫,一旦下雨,水泥路变成了泥巴路,清理起来就很麻烦。每天,他和妻子都要忙活几个小时才能清扫完。“为了让这条路周边的群众免受烟尘之苦,再苦再累,也值了。”孟富奎看着自己刚清扫得干干净净的道路,深感欣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