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世蓉:用勤劳双手撑起一个家
作者: 叶庆 文/图
来源:
日期:2014-06-19
穿着泛黄的T恤,围着布满灰尘的围裙,她微笑着迎接每一位前来购买饲料的顾客,眼前这个淳朴的女人是东北镇联合村饲料销售商张世蓉。婚后10余年来,她用平凡的举动诠释了勤俭持家、孝亲敬老的传统美德,并与丈夫携手建起了幸福小家。 变卖家中谷子为婆婆治病 平凡的生活总会有些小插曲。2009年的一天,张世蓉的聋哑婆婆不幸遭遇车祸,因无法呼救不得不强忍疼痛,艰难地爬回百米之外的家中,导致腿和手臂严重骨折。看到满身是血的婆婆,张世蓉非常心痛,赶紧借来一辆三轮车,将婆婆送往医院救治。 “司机逃逸,又没买保险,医药费得自己全部承担。”对于靠种农田维持一家五口生活的张世蓉夫妇来说,3万元的医药费犹如天文数字压得一家人喘不过气来。 “我婆婆不能说话已经够造孽了,无论如何都要想法把她医好。”平日里待婆婆如亲生母亲的张世蓉决定将家里刚刚收获的所有稻谷全部变卖成钱,为老人治病。 整整一个月,丈夫在医院照顾母亲,张世蓉每天除了为在家的公公做饭,前往医院看望病床上的婆婆外,便顶着盛夏的烈日翻晒谷子,为的只是能尽快将其晒干卖出,好凑钱为婆婆支付医药费。 “5亩田卖了2万多块钱,马上就拿去医院交了。”在张世蓉看来,任何物质都比不上家人的生命。终于,在夫妻俩的精心照料下,婆婆的身体渐渐好了起来。 养殖生猪 销售饲料样样在行 母亲理疗、农房重建、孩子读书都要用钱……面对一连串的经济压力,张世蓉坚定了赚钱养家的决心。 2009年农忙时节,为了节省工钱,她每天独自一人早出晚归在田间劳作。烈日炎炎下,张世蓉扯秧、拉线、插秧,一人包揽了所有农活,实在累了就在田埂边上歇歇又继续下田,短短几天时间,30余亩田地张世蓉一人就栽了一大半。 “邻居见我一个人栽秧太辛苦了,就过来帮我。”丈夫王昌义虽然心疼妻子,但是面对家里的负担,他只能选择外出务工,留下妻子一人在家种田、养猪、照顾老小。 2011年,张世蓉夫妇决定放弃种田,并将土地流转费用全部投入到生猪养殖上,希望以此增加收入,也方便她时刻在家照顾二老。 经过两年发展,张世蓉从最初养殖10头生猪开始,到现在已实现平均存栏50头、年出栏生猪300头的规模。2年时间里,张世蓉和丈夫为养殖花尽了心思,从防疫、喂养、清洁再到医治小病,他们经过反复实践摸索,总结出了一套自己的饲养、防疫方法。 2012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张世蓉又办起了饲料销售点,生意虽谈不上火爆,但也小有收获。通过夫妻俩的辛勤劳作,如今生活日渐宽裕,家里时刻都充满了笑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