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市中医医院内科住院部医生欧静
作者:肖勋 文/图      来源:     日期:2014-05-26    

  用“心”书写青春乐章的白衣天使
  ——记市中医医院内科住院部医生欧静


  平时不能穿自己喜欢的漂亮衣服,周末不能与朋友聚会,节假日更不能陪伴家人外出旅游……市中医医院的80后内科医生欧静生活中仿佛只有白色,心里装的全是病人。她5年来如一日,将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奉献给了医务工作。

  耐心,搭起与患者沟通的桥梁

  患者李长福是一位快70岁的老大爷,耳朵不是很灵光。在询问病情时,欧静总要刻意提高嗓门,甚至边说边比划才能勉强与李大爷沟通病情。见老人无法顺利与医生沟通,家属们越来越着急,渐渐开始七嘴八舌地抢着向欧静介绍患者的病情。瞬间,病房里变得嘈杂起来。即使这样,欧静仍然保持着最初的微笑和亲切,请求病人家属保持安静,耐心地引导李大爷逐一表述清楚自己的症状。

  “我们内科住院部收治的大都是老年人,有些甚至连话都说不清楚,这就要求我们医生要有十足的耐心。”欧静告诉记者,有时候患者病情会因为种种原因出现反复或者加重,家人往往会不理解,认为是医护人员没有尽责,甚至恶语相向。

  对此,欧静总会耐心地给患者家属解释原因,甚至还会在纸上画出简单的示意图,便于患者和家属理解。因为如此耐心,欧静总能得到患者的信任和称赞。

  爱心,让患者感受到家的温暖

  前不久,西南镇伍大爷因肺部不适来到市中医医院住院治疗。因为伍大爷多年前和妻子离婚,唯一的儿子也因为工作忙不能时常在医院陪伴他,所以伍大爷只能自己照顾自己。

  考虑到病人年事已高,而且患病在身,欧静总会挤出时间到伍大爷的病房里去陪他聊聊天,帮他倒水。每天到了饭点,欧静更是习惯性地去看看伍大爷的儿子是否给他送饭,如果没有的话她会主动帮伍大爷叫餐。“我只是尽了自己一点点绵薄之力,不值一提。”欧静淡淡地说道。

  其实,欧静对于患者的关爱不仅仅体现在工作中,有时候她甚至会把对患者的关心照顾融入到日常生活里。

  何纯贵是市中医医院的“常客”,自从他2010年患了慢性支气管炎后就经常到内科住院部住院治疗。但是每次只要病情稍微好转,老人就会选择立即出院,过不了多久,他就会因为病情反复再次回到医院住院。

  “看着何大爷因为病情反复经常入院治疗,自己心里很不好受。”为了让老人及其家属掌握一定的家庭护理知识,欧静常常利用工作之余为他们“上课”,教他们在不同的季节如何照顾护理老人,以减少病情反复或加重的次数。

  责任心,让生命绽放爱岗敬业之花

  2009年,欧静从川北医学院毕业来到市中医医院,成为了一名内科医生。

  从医5年来,欧静几乎把所有的精力和时间都给了患者,逛商场、看电影、旅游等似乎永远不会出现在她的生活里。而且每逢节假日,同事休假需要调班时,她总是第一个站出来,自己却很少休假。

  1985年出生的欧静即将30岁,身边大多数同龄女性朋友都当上了母亲。忙碌的工作,高度的责任心让欧静至今无暇考虑带孩子的事,这让欧静的父母十分着急。

  “我们科室事情多,人手紧,欧静担心加重其他同事的工作量才迟迟不带小孩的。”内科主任巩丽道出了欧静内心最真实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