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土门镇石团村党支部书记张世富
作者:谭明剑 文/图
来源:
日期:2014-02-20
带领村民奔富路的领路人
2月18日,天气有些放晴。在土门镇石团村4组,烟农们正忙着种植新一季的叶烟。“谢大姐,今年开春这气温太低,铺好了塑料膜就得保护好,要不冻坏了烟苗可就划不来了哦。”“书记,你三天两头来我这田里转悠,比我自己都还操心,你还担心烟叶长不好啊?”村民谢世秀和该村党支部书记张世富间的几句玩笑话,逗得烟农笑声一片。 土门镇石团村出晒烟,有着十分久远的历史。相传在600多年前,这里的晒烟就被当作皇室贡烟送进朝廷。如今,石团村立足本地优势,将晒烟产业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内容之一,不断改进技术和品种,已发展优质叶烟1700余亩,近700户村民参与种植,该产业成为了实现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帮手。石团村叶烟产业的发展壮大,村党支部书记张世富功不可没。 石团村虽然有着几百年的叶烟种植历史,但由于传统叶烟种植规模小,品种单一,技术落后,如果不改变传统种植模式,叶烟发展没有出路。怎样才能让这个支柱产业发展壮大,成了张世富上任村支部书记后思考的第一件大事。 “首先得更换品种,学习技术。”2006年,他通过多种途径联系到德阳市烟草公司在该村设立了3分地的新品晒烟种植试点。烟草公司向村里提供新品种烟苗,并派驻技术人员在村上进行技术指导。看到试点田的叶烟长势快,收成好,品质高,村民们都跃跃欲试。在村支部的引导下,全村种植新品种晒烟的规模不断扩大。到2010年,全村种植规模已达到1100多亩,当地农户利用小春时节种植晒烟可实现每亩增收4000元,因此,该村正式成为德阳市烟草公司设立的一大生产示范基地。 品种更新了,技术也学到了手,张世富却发现,村民们在种植时都是各顾各,特别是在销售的时候,烟农们更像无头苍蝇一样,哪里能卖就赶往哪里,不仅浪费了运输成本,烟叶的价格差异也很大。为了将烟农团结在一起,真正帮助村民增收致富,村两委成立了叶烟种植合作社。合作社不仅为农户免费提供技术支持,与合作社签订“收购合同”的企业还在叶烟收获时现场收购,这样既解决了种植户的种植问题,也解决了销路问题。 如今,叶烟种植合作社还在不断进行着品种改良,进行着试验示范,合作社已经陆续进行了十多个品种的试种,包括雪茄烟的加芯品种、雪茄烟的加衣品种、香料烟的品种以及传统品种的优选。张世富说,今后石团村的村民一定能在叶烟种植中获得更大的利润,村民的日子也一定会过得越来越红火,越来越富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