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遵道镇太平村党支部书记刘卫国
作者:叶庆 文/图     来源:     日期:2014-01-21    

  让村民过上幸福的日子
  ——记遵道镇太平村党支部书记刘卫国


  1月16日,遵道镇太平村核桃基地内,正忙着为核桃树修整枝条的村民个个脸上都挂着笑容,让人仿佛看到了核桃基地丰收在望的喜人景象。“村上实施退耕还林不仅种上了经济林木,还让我们在家门口找到了工作,增加了家庭收入,多亏了刘书记啊。”说起村支部书记刘卫国,60岁的张兴贵忍不住一阵夸赞。

  太平村依山傍水,环境优美,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但多年来村民都没有找到增收致富的好路子。2010年,刘卫国开始带领村民实施退耕还林,大力发展核桃等经济林木的种植,对500余亩低效核桃树进行了品种改良。

  如何管理好改良后的核桃树?如何让村民增收致富?这些成了刘卫国心中的头等大事。他多次到绵竹市内及周边县市推介发展核桃种植基地,引进专业种植大户。在刘卫国的多方努力下,该村将核桃种植面积扩大至700余亩,并成功引进2户专业种植户,实现土地流转350余亩,解决了30余名村民的就业问题,让村民在家门口就找到了工作,实现了增收。“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扩大种植规模,打造优质核桃基地。”刘卫国对记者说。

  “全靠刘书记的先见之举,才使得我们的房屋、作物在‘7·9’暴雨中躲过一劫。”村民何桂珍庆幸而感激地说。何桂珍家住太平村一组,其房屋和田地地势较低,去年以前,但凡遭遇大雨总会被淹没。考虑到一组和三组村民大都有像何桂珍家的经历,去年3月,刘卫国在该组分别新建了两条排洪沟,让全村近100户农户、200余亩农田免受了“7·9”暴雨的损害。

  去年7月9日凌晨,骤降的暴雨冲刷着刘卫国的心,他立即组织村两委工作人员对沿河进行灾情排查。发现险情后,刘卫国顶着狂风暴雨,借着微弱的手电光挨村进户通知沿河村民展开紧急大转移,组织当地民兵冒雨奋战,组织沙袋、铅丝笼等物资紧急对危险河堤进行加固,增派人手监测雨情和地质灾害隐患点。群众安置妥当后,刘卫国又安排人员调集物资,积极做好安置群众的安抚工作。暴雨过后,刘卫国又立即对全村灾情进行大排查,对危险河堤进行排险、设置警示牌、及时加固。同时积极组织村民对农作物进行科学自救,大大减少了经济损失,他的行为感动了全村村民。同时,他还被评为2013年全省抗洪救灾先进个人。

  最近,刘卫国又开始了对全村新一轮的发展思考。2014年该村将鼓励和引导村民大力发展种养殖业,推进林经复合模式,以合作社、家庭农场为基础,扩大退耕还林后续产业的发展,使村民在退耕还林中得到真正的实惠。同时,将加大村内基础设施建设,为生态旅游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