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稀老人的音乐电影情缘
作者:罗涵 李露平 文/图     来源:     日期:2013-10-28    
  古稀老人的音乐电影情缘
  ■追梦人:段贵艺(退休人员)


  幸福梦想:希望自己能发挥余热,用音乐感染周围更多的人。
  追梦故事:
  近日,天气凉爽,记者偶然行经市人民公园时听到从公园深处传来阵阵悠扬婉转的琴音,驻足细听,竟是一首李健的《传奇》。闻音溯源,忽见桂花林深处,坐着位银发老人正专注地拨弄着一把不知名的乐器。偶有路人,三三两两,驻足聆听。
  “这不是段老师吗?”
  “就是弹得好,有才得很!”
  两位围观老人一眼就认出了这个琴艺不俗的老人,正是他们“教育之声老年艺术团”的一位老师——段贵艺。
  夕阳激越——  与音乐形影不离
  几曲弹毕,意兴阑珊的段贵艺收拾起乐器和随身茶壶准备回家。跟随着老人的脚步,我们造访了他的家。家中收拾得干净整洁、一丝不苟。在他的卧室里伸展着一个小阳台,阳台临窗,墙上挂的、角落摆的,都是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乐器。段贵艺介绍道:“这些四不像乐器,都是闲暇时我自己瞎鼓捣的。”在阳台的曲谱架上,横陈着段老近期为艺术团所收录的歌谱。段老选歌不落窠臼,紧跟时代正面积极潮流,除了颇具艺术性的经典老歌,还有时下流行风格特异的《忐忑》、花儿乐队的《穷开心》、黄龄的《high歌》、杨幂的《异想记》等。“觉得歌词挺有意思,节奏也很鲜明,我就喜欢这样风格独特的歌曲,艺术团的朋友们也很喜欢。”而这些手写翻印的曲谱,都是段老一句句、一遍遍听着自己翻录的歌,辛苦写就的。在他的旧书柜里面摆满了或新或旧和曲谱乐器相关的书籍,段老说这都是为了更准确地听歌记谱,为老年艺术团储备更多的歌曲。
  在自己音乐的小天地里,段老用这些被他改良得顺手顺耳的“老伙计们”为我们弹唱了时下流行的《凤凰于飞》,嗓音高亢浑厚,音乐翩翩入耳、沁人心脾。段老的儿媳对记者说道:“我公公身体不好,劳累不得,为了写这些曲谱,他经常顾不得自己休息,抓起乐器就丢不到手。”
  如今的段老已73岁,2000年从绵竹市电影公司退休后,他一直醉心于乐器研究和音乐收录,生活可谓无时无刻不音乐。年届古稀的他何以对音乐和乐器改良如此痴迷?这和段老年轻时一段艰苦而丰富的艺术之旅不无关系!
  艰苦岁月——  与电影为伴,以音乐为朋
  “我不是在看电影,就是在看电影的路上”这项连现在疯狂的电影迷都无法实现的奢侈生活,却在那个物资匮乏的五六十年代被实现了,段贵艺正是践行者之一。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段贵艺从师范学院毕业不久,随即被借调到绵阳平武县电影二队。“那些年,我们每人背着重达六七十斤的器材,翻过平武的一座座高山,给山民放电影。而且要经常做好饿肚子的准备,一天能吃上一顿莲花白拌玉米面就很不错了。秋天的时候如果能在山上碰到板栗树,摘些板栗充饥就更满足了。尽管物质匮乏,但音乐和电影却成了他们的精神食粮。
  当时,为了搞好放映前的宣传,有点师范学院音乐底子的段贵艺开始疯狂学习各种乐器。为了更加绘声绘色地宣传电影内容,他还练习了各种口技,从四川美院进修半年后,他更是将电影宣传画也绘制得入木三分。一年四季在山中穿梭的爱音乐爱电影的年轻人,还编出了一首首朗朗上口的电影宣传顺口溜,深受基层人民欢迎。由于电影队肯钻研、能吃苦、创新能力强,平武电影二队被省上评为“电影红旗队”。
  这样的“电影宣传”也为段贵艺积淀下丰富的音乐基底,如今的他不仅吹拉弹唱样样在行,修理改良乐器也得心应手。
  古稀之年——  与音乐惺惺相惜
  段贵艺于1986年调回绵竹,在绵竹市电影公司工作至2000年正式退休。20多年的鳏居生活,使他全身心投入到音乐的世界,与音乐惺惺相惜。
  退休后的段贵艺,不是在艺术团选曲教歌,就是约着一帮老年音乐发烧友品评音乐。赋闲在家时,对乐器的改造和对优秀音乐的搜集也成了他一大乐事。
  曾有熟人朋友央他去教授音乐,他欣然应允,却婉拒了报酬。“我答应教音乐不为名利,也不是哪个都教,如果他是真心喜欢音乐,我就愿意倾囊相授。我也希望自己这把老骨头能发挥余热,用音乐感染周围更多的人。”
  在段老眼里,音乐不仅仅是退休后打发时间的娱乐项目,更是此生赖以生存的精神家园。他说:“文艺是很好的教育,能把美送给人,带给人以美的享受。”这样充满生命力和传承力的境界,才是他为之追随一生的音乐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