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少祥:一位养子的高尚情怀
作者:谭明剑 文/图     来源:     日期:2013-10-18    


  每天起早贪黑转乡卖菜,花光了所有积蓄,还欠下几万元外债,已经60岁的付少祥这样做只有一个目的:照顾患病在床的母亲,支撑起这个家庭。如此孝顺的儿子,却并非该母亲所生,而是从小抱养来的。
  付少祥是土门镇民乐村7组的一位普通农民,在他8岁的时候,亲生父母因当时的饥荒撒手人寰,他在流浪到土门的时候,被好心的付兴才和岳关秀两老口收养。虽然是收养的儿子,但两老口待他像其他三个女儿一样,视若己出。如今,付少祥的儿子也结婚生子,一家人四世同堂,虽不富裕却也其乐融融。
  然而,近几年来,诸多的不幸接踵而至地降临到这个家庭。2006年,母亲因患白内障双目视力下降。2009年,父亲摔断了左腿,付少祥花了两万多元治好父亲的腿后,老人却又因患上肝癌离世。期间,母亲的白内障也愈加严重,最终导致双目失明,卧病在床。付少祥为两位老人治病已经花光了所有积蓄,甚至还向亲戚朋友借了几万元,家庭生活举步维艰。尽管如此,他依然选择照顾母亲,不离不弃,“在那个大闹饥荒的年代,养父母给了我第二次生命,如今母亲病重,我不可能抛弃她,只要我能动,我就要把她照顾好。”
  10月16日,记者来到民乐村,见到了付少祥,这位花甲老人,头发已经斑白。地震之后,因为家中缺钱,付少祥就在原址重新修建了3间平房,家里除了一些留下来的老家具,没什么值钱的东西。如今,他每天早上6点钟起床,给母亲收拾妥当之后,便和妻子到菜地收菜,然后一上午时间,他都会骑着电瓶三轮车转乡,直到把菜卖完。下午忙完农活回家,他就会搀着母亲在周边转一下,让母亲透透气。
  “老付家太苦了,两个老人相继得病花了那么多钱,妻子又是个先天性的高度近视,只能做些农活。要不是有这么个孝顺的儿子,老大娘这几年肯定撑不过来。”村里的邻居说,平时端茶递水、接屎接尿、洗脸洗脚、喂饭这些事情,全是付少祥亲力亲为,就连好多亲生儿女都没有他照顾得那么周到。
  在“5·12”地震中,付少祥家住房全部倒塌,使一个原本贫困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灾后重建时,父母亲却双双病倒。为了建房、给父母治病,他四处奔波,向银行贷款、向亲戚借钱,举债近10万元。父亲过世之后,母亲的眼疾越来越严重,最终双目失明,长期卧病在床。尽管三个妹妹也经常回来帮他照顾母亲,但由于他是家里的长子,照顾母亲的担子理所当然的落到了他的肩上。
  老人已经81岁高龄,双目失明后情绪也发生了变化,经常无缘无故指责家人。为了让母亲安享晚年,付少祥一忙完农活就拉着母亲在村里四处转转,与邻居聊天。到了母亲生日或者传统佳节的时候,他便骑着三轮车,带着母亲出远门逛一逛。“我只希望能把我妈的眼睛医好,让她多活几年,多看下世界就是我最大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