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法》10月1日正式实施 旅行社受约束游客也有义务
作者:王勇     来源:     日期:2013-09-04    
  本刊消息 乱扔垃圾、乱涂乱画、大声喧哗……当不文明旅游行为发生时,如何才能规范和制止?10月1日,《旅游法》将正式实施,《旅游法》中针对不文明行为进行了明文禁止,文明出游将成为公民的法定义务。同时,按照新法规定,旅行社不得指定具体购物场所,不得安排旅游者购物,而自费项目也要全部取消,在旅行社严重违约侵犯旅游者权益的特定情况下,需要支付旅游费用1至3倍的赔偿金等。
  可以这样认为,首部《旅游法》的实施,对于旅行社和游客来说,都有一定的约束力。“而这样的约束,对于净化旅游市场,约束游客行为,维护游客权益将起到重要作用。”业内人士这样认为。
  那么,《旅游法》的即将实施,对于旅游市场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游客有何看法?日前,记者走访了我市部分旅行社和市民,了解了相关情况。
  旅行社:新法实施 利弊同存
  作为旅游市场最火热的假期,国庆黄金周历来是各大旅行社必争之地,往年此时,各种国内和国外线路早已铺天盖地宣传。可今年,很多市民诧异地发现,去旅行社咨询时却没一个能给出明确答复的。记者在走访一家旅行社时了解到,目前黄金周期间的线路和价格都还没出来,大家还在观望。“价格上涨,已是必然。”
  对于新法的出台,这位旅行社老总告诉记者,对于旅行社来说,有利有弊。有利的一面,今后没有特价了,市场会更加规范,旅行社做起来不会太累,投诉的情况也会更少;弊端在于旅游市场将会进入一段“疲软”期,因为不存在低价竞争的现象,价格上涨,旅游再次成为“奢侈品”,市场肯定不景气。以昆大丽为例,淡季时双飞6日游就1200元,新法实施后,淡季保守也要1800元,“涨价必定流失消费者,不涨价又怕成本太高导致亏本,陷入左右为难的境地,这就是我们当前面临的现实。”这位老总告诉记者。
  市民:文明出游 公民义务
  据记者了解,旅游合同将《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行为指南》和《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作为合同附件。《指南》和《公约》专门针对游客较易出现的不文明行为,提出了基本要求。其中,对于刻画、涂污或者以其他方式故意损坏国家保护文物、名胜古迹的行为,处以警告或者2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并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此外,新《旅游法》第四十一条规定,导游和领队应当向旅游者告知和解释旅游文明行为规范,劝阻旅游者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
  对于《旅游法》的新规,记者采访了部分市民。家住天河社区的张大姐对记者说,退休后她经常和老伴外出旅游,在一些景区,总会看到部分游客随意乱扔垃圾,本来大好的美景,就因为部分人不注重自己的行为,大煞风景,估计新规定出台后,这些现象就会有所收敛。但是,也有部分市民表示有疑虑,不文明旅游行为的界定、取证、处罚权等这些问题在实际中操作难度比较大,约束是否能起到作用。不过,大家普遍认为,不管是将不文明行为作为一种道德约束,或者上升到法律层面,都需要社会各界的一致努力,同时呼吁有更为详细的细则出台,具有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