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镇:以“节”为媒 带动乡村旅游产业大发展
作者:王平 文/图
来源:
日期:2013-08-23
本刊消息 8月18日,九龙镇乡村旅游景区的湿地沟流水潺潺,凉风习习,紧邻湿地沟口附近的农家乐,家家爆满。 靠近悦音广场的清泉村7组的王二农家乐,可谓人气火爆。老板王开伟对记者说,这段时间城里气温高,绵竹沿山地区的气温比城里低2度左右,吸引了大批游人到沿山消夏避暑。 当日下午临近2点,王开伟才和家人坐在一起开始吃午饭,因为当天中午他家的农家乐接待了几十名游客。 和王开伟一样,他的兄弟王开建的农家乐生意照样火爆。 王开伟说,当年绵竹启动沿山开发时,他们就开始兴办农家乐。在“5·12”地震中,他的子女不幸遇难,农家乐也遭到重创。2009年,他的农家乐开始恢复。几年来,他先后贷款30万元,加上每年挣的钱全部投入到农家乐,新建了绿化长廊、假山,增加了环境绿化等设施。4年来,他在农家乐的投入资金已经达100万元。 谈起现在的变化,王开伟说,每到周末,来自成都、德阳等地到九龙沿山一带农家乐来游玩的游人十分多,这都要感谢绵竹的沿山开发,让他们这一带农户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现在一年有10个月可以接待游客。今年从6月份开始,镇上每晚都在悦音广场举行文化活动,每个周末还搞篝火晚会,这样一来,沿山的人气更旺,我们的生意也更好。 像王开伟、王开建兄弟这样的农家乐,九龙镇清泉村一带共有85家。 以“节”为媒。九龙镇近年来按照“天天有节日,月月有活动”的思路,通过丰富的节庆活动吸引游客,提升乡村旅游人气,以农家文化、现代农业思路及地方资源,充实乡村旅游发展内涵。如今,全镇每年依靠节庆活动吸引的游客超过100万人次,有效拉动了乡村旅游产业经济的快速增长,推动了地方经济发展。 以“节”增收。该镇以梨花节、相亲节、莲藕节、葵花节、啤酒节、赏果节、长寿节、山货交易节、登高节为载体,搭建增收平台,鼓励当地群众发展农家乐,引导农民摆摊设点卖山货、野菜、提供停车服务等拓展增收空间。据统计,随着乡村旅游的逐渐升温,2012年该镇人均纯收入已达到10290元。 以“节”促建。该镇将清泉路提档升级为沥青路,并完善了护栏、标牌标识的设置,今年内将对无隐寺至跑马岭的道路进行硬化。随着乡村旅游的兴起,直接推动了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并通过搭建文艺表演舞台,为200多名乡村文艺爱好者提供展示空间,丰富其业余生活,带动了农村乡风文明的提升,从而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