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花:让群众远离地质灾害威胁
作者:申梨/文 周静/图
来源:
日期:2013-06-14
“老曹,这边还需加点混凝土,赶快拉点过来。”“好嘞,马上就来。”6月7日,金花镇文河村4组,十多名村民正在忙着对石亭江文河段河堤进行改造。在村民们齐心协力的努力下,这段300米长的防洪减灾河堤即将完工。 地处石亭江沿岸的文河村因去年洪水冲刷,导致沿岸有两处长达212米的河堤基础被掏空,如果不及时修建,将会对沿岸260户、600余名村民的生命及3家企业财产造成巨大威胁。为将这一防洪减灾工程修复,该镇党政主要领导多次前往现场踏勘,及时向上级相关部门争取项目资金,同时通过镇上支持、辖区企业捐助、村民自筹等方式共筹资80余万元用于河堤修复。 “5·12”大地震后,金花镇地质环境相对较为脆弱,“4·20”芦山地震又加剧隐患点的变形破坏。根据年初排查及勘查,金花镇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91个,其中22个严重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威胁着上千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异常严峻。 地质灾害犹如一把利剑时刻悬在该镇党政主要领导的心上,为了切实减少地质灾害带来的损失,保障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该镇未雨绸缪、提前部署,全面防控。镇上组建了由书记梁中旭、镇长田竞为组长,各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地质灾害防御领导小组,建立了“农网通”地质灾害群策群防监测预警网络,启用了气象预警预报平台,科学制定灾害点专项防灾预案,同时进一步完善了地质防灾减灾目标责任制,层层签订责任书,做到防灾责任“镇不漏村、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人,不留死角”。 在汛期到来前,该镇在隐患点安置了避险撤离指示牌,对涉险地段群众做好宣传工作并将紧急疏散明白卡发放到每个群众手里,让老百姓知晓紧急情况下疏散线路。为做到有备无患,该镇在7个避难场所,准备了棉被、大米、菜油、发电机等应急物资。从5月17日开始,每个村分别建立了20人以上的应急抢险队伍,一旦发现险情,队伍能够在10分钟内集合抢险。从5月至10月,镇上规定凡进出山的村民必须到所在村进行登记,以便准确掌握进出山人员行踪,以防灾情发生时,能够及时通知避险。 为了消除地质灾害安全隐患,近年来,该镇向国土、水务等相关部门积极争取资金并通过镇村自筹资金、村民投工投劳、一事一议奖补政策等方式筹集大量资金用于地质灾害点的整治,仅今年该镇就投入120余万元资金。如今,该镇“农网通”预警监测网络、22个严重隐患点除险加固、山洪灾害预警系统工程措施建设等项目早已完工,河道防洪工程建设于6月中旬完工。有了全覆盖的地质灾害预防应急网络和工程,当地老百姓心里踏实了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