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绵竹市什地镇和旌阳区柏隆镇跨区域联合协商会议举行
作者:罗天琪 廖辉 文/图 责编:李莲 编辑:张明宇     来源:绵竹市融媒体中心     日期:2025-10-21    

10月21日,绵竹市什地镇——旌阳区柏隆镇跨区域联合协商会议举行。绵竹市政协主席肖静,旌阳区政协主席谢坤,旌阳区政协副主席廖启钧,绵竹市政协副主席陈其荣出席会议。

据了解,此次会议旨在解决绵竹市什地镇与旌阳区柏隆镇面临距市区较远、发展要素集聚不足的共性问题。会上,绵竹市什地镇、旌阳区柏隆镇共同签署了《“零距离  邻聚力”党建联动合作协议》,通过共同打造党建品牌、统筹产业布局、整合资源优势、优化便民服务,实现两地乡村全域振兴、群众持续增收。同时,绵竹市政协、旌阳区政协有关委室共同签署发布了《跨区域联合协商机制》,绵竹市政协、旌阳区政协双方将以机制为纽带,常态化开展协商议事、联合调研,为两地政协协同履职、破解跨区域治理难题提供制度保障。

谢坤指出,旌阳区政协与绵竹市政协共同建立的《跨区域联合协商机制》,正是我们立足新时代人民政协新方位新使命,对拓展协商渠道、丰富协商形式、提升协商效能进行的一次积极探索和生动实践。《跨区域联合协商机制》的建立,旨在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围绕两地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共性、关联性的重大课题和民生关切,整合政协组织的智力资源、渠道资源,实现协商力量的跨区域联动。这不仅是政协协商民主在空间上的延伸,更是对七大协商渠道在跨区域场景下的协同配合与效能提升。希望两地灵活运用协商平台,畅通渠道衔接;聚焦区域发展大局,提升协商质效;发挥委员主体作用,激发履职活力,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增进两地人民福祉作出更大贡献。

肖静指出,绵竹市与旌阳区地域相接、人文相通,什地镇与柏隆镇更是一衣带水的“好邻居”,历来商贸往来密切,民间交流频繁,积淀下深厚的情谊。两地产业结构相近、发展诉求相似,也都面临着距离城区较远、资源要素集聚不足等现实挑战。希望两地要聚焦民生关切,协商联动破题。开展基层协商,重在从群众关心的具体事、身边事入手,以“小切口”撬动民生“大课题”,推动政协协商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真正实现协商于民、协商为民。通过跨区域协商机制,共同破解交界地带群众反映强烈的现实难题。要携手务实推进,共促协同发展。跨区域联合协商机制的建立,更为两地合作注入了政协的智慧与活力。这既是对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深入践行,也是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积极探索,必将为两地高质量发展拓宽新路径、凝聚新动能。她希望两地要把协议内容、机制转化为跨区域协商的实施路径,强化组织协调,精准选定议题,确保协商紧扣党政所需、群众所盼。同时,两地政协委员要积极履职担当,在产业协作、民生改善、治理提升等方面搭桥引路、建言出力,真正成为跨区域合作的“连心桥”与“助推器”。

绵竹市政协秘书长甘德福,绵竹市什地镇、孝德镇以及旌阳区柏隆镇、孝泉镇等相关负责同志、部分政协委员代表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