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紫岩街道双坪村:特色农业产业绘出乡村振兴好“丰”景
作者:李露平 李柔 文/图 责编:李莲 编辑:李蕉
来源:绵竹市融媒体中心
日期:2025-10-11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近年来,紫岩街道双坪村聚集资源要素,大力培育特色农业产业,探索多元化集体经济增收模式,绘出了乡村振兴好“丰”景。 “今年2000只稻田鸭已经全部售罄,整体收入还算可观。”近日,紫岩街道双坪村党总支书记罗俊元看着销售台账喜上眉梢。这场从春到秋的忙碌,不仅让村民的腰包鼓了起来,还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从村上开始养殖稻田鸭,我就一直参与喂养、照料,一个月能挣3000元钱。现在已经是第五年了。”村民兰绪明说。 近年来,双坪村通过“稻鸭共生”种养模式,使稻田鸭不仅有丰富的食物来源还有足够的运动量,肉质紧致、口感鲜美,深受市场欢迎。“我们引进的是高质量纯正麻鸭品种,以玉米、杂草、昆虫为食,今年稻田鸭的品质比去年更好,订单量也大幅增长。每只60元依然供不应求。”罗俊元说,为满足市场需求,该村定期邀请养殖专家前来进行技术指导。同时,还推出售卖、宰杀、送货一条龙服务。 在双坪村30亩连片葱郁的桑树林里,桑叶层层叠叠,在微风中沙沙作响。村民们穿梭在桑田间,熟练地采摘着上好的桑叶。一会儿工夫就装满了六七口袋,等待整车运往蚕房。 蚕房内弥漫着桑叶淡淡的清香,蚕宝宝们津津有味地啃食着刚送来的新鲜桑叶,发出细微的 “沙沙”声。负责饲养的村民和技术人员仔细观察着蚕宝宝的进食和生长情况。 “今年我们第一次饲养,总共养了三张纸的蚕宝宝,每张的利润在1500元左右。”罗俊元告诉记者,一年可以饲养早春、二春、夏季、正秋、晚秋共5批次,目前他们只饲养了晚秋批次的蚕,预计收益在4000元至5500元左右。明年将扩大饲养规模,同时优化饲养流程,引入更科学的养殖技术,收益肯定能更好。 如今的双坪村,早已不是单一产业 “单打独斗” 的格局。稻田养鸭、蚕桑养殖、雷竹笋种植……每一项特色产业都找准了自身定位,既扎根当地资源,又紧扣市场需求,因地制宜地走出了乡村振兴特色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