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农忙时
作者:肖勋 文/图
来源:
日期:2013-05-16
又到一年农忙时
——我市农忙“双抢”现场直击 5月14日清晨,天刚刚亮,新市镇蒲泉村七组村民肖正才就提着秧苗走进自家的秧田,开始了一天的工作——插秧。 眼下,正值小春抢收、大春抢种的“双抢”时节,走在田间地头,随处可见正在田里劳作的人群。为了确保小春作物颗粒归仓,大春作物满栽满插,农户们每天都在各自的田里忙碌着,与周围金灿灿的麦穗以及绿茵茵的秧苗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幅忙碌而又和谐的田园风光。 ◆全家老小田间忙 “双抢”时节,劳动力至关重要。许多在绵竹城区及周边城市打工的人也利用周末,甚至请假回家帮忙抢收抢种。“今天我专门向公司请了三天假,准备回家帮忙栽秧。”市民张小姐告诉记者。 为了能早日完成插秧工作,我市很多老年人也纷纷卷起裤腿,整天泡在田里插秧。“秧苗早点插到田里就可以早点返青,收成也会好一些。现在家家户户都在抢时间,只要收成好,辛苦这几天值得。”下午3时,61岁的肖正才顶着烈日将秧苗运到田里,继续插秧。放眼望去,一片绿油油的农田里,几乎每块田里都有村民埋头插秧的身影,他们中不乏老人和20多岁的小青年。 下午5时许,被太阳晒了一天的大地散发出阵阵热气。在一块院坝里,刘玉珍老人正在和儿媳一起清扫刚从油菜枝干上打下来的油菜籽。“虽然自己年龄大了,但还是能做些手脚活路,农忙时节大家都很累,我能在家里收一下晒干的油菜和麦子,也算是替儿子减轻一些负担。”刘玉珍老人笑道。 ◆千台农机闹“双抢” “快拿口袋来装麦子……”只见收割机在麦田里来回穿梭五六个来回后,一亩多田的小麦就被收割得干干净净。随着最后一袋小麦被装好袋,绵远镇三泉村罗敏兵种植的五亩田小麦就全部收完了。 “现在收麦子简直太方便了,一亩田的小麦用收割机十来分钟就收完了。”看着刚收回家的小麦,罗敏兵心里美滋滋的,“等明后天田里打上水,犁了田,就能栽秧子了。” 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我市的农业生产机械化率已经有了显著的提高。记者从市农业局获悉,今年投入到我市“双抢”工作中的插秧机共计491台,耕作机械2000余台,联合收割机2000余台。截至5月13日,我市机插秧面积已达6.5万亩,预计今年机插秧面积将达到10万亩左右。 ◆因地制宜保增收 当下,走在绵竹大地上,几乎到处都是抢收小麦、抢种水稻的景象。然而在我市也有不少地方看不到“双抢”的情景,却呈现出另外一番忙碌的景象。 “我市的土地资源十分多样,有灌水便利、储水好的田地,也有储水差、灌水困难的田地。”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针对各种不同的情况,我市因地制宜栽种了很多不同种类的农作物和经济作物,以此来保证和提高农户的种植收入。 西南镇处于我市水利灌溉的末端,田地缺水十分严重,所以并不是所有的土地都适合种植水稻,在这种情况下,当地老百姓在政府的引导下因地制宜地种植了各类作物。 “对于灌溉不便的田地,我们主要引导农户种植一些抗旱作物和各类经济作物,比如银柳、栀子花、苦瓜、冬瓜、番茄、辣椒等,这样不仅更科学地利用了土地,而且还能提高农民朋友的种植收入。”西南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李伦发说道。 ◆“双抢”进入冲刺阶段 前几天,在我市还到处都能看见成片的小麦在田里随风飘荡,而就在短短的几日之后,广袤的农田里尽是绿油油的秧苗或待栽秧苗的空田。 “今年因为日照比较好,油菜和大、小麦普遍成熟得比较早,所以今年的‘双抢’进度也比往年要快。”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我市的“双抢”工作已经进入冲刺阶段。 据了解,截至5月12日,我市47655亩大麦已经全部收完;油菜应收面积84645亩,已收打83993亩,占应收面积的99.6%;小麦应收面积222120亩,收打204558亩,占应收面积的92.6%;2013年水稻计划面积348480亩,已打水210889亩,占计划面积的60.5%,栽秧191288亩,占计划面积的54.9%;2013年玉米计划面积28065亩,已播栽22067亩,占计划面积的7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