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绵竹市委关于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加快建设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决定》精神解读(一)
作者:
来源:绵竹市融媒体中心
日期:2025-08-28
市委常委会为什么把专题研究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加快建设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作为市委十四届九次全会的主题?主要的考虑是什么? 第一,这是坚定贯彻党中央和省委、德阳市委决策部署的政治自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在战略定位上,将加快建设文化强国旅游强国纳入中国式现代化布局;在实践路径上,强调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让人们在领略自然之美中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灵之美;在着力重点上,要求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真正打造成为支柱产业、民生产业、幸福产业。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旅游发展大会对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作出部署。省委连续6年召开全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把推进文化强省、旅游强省建设摆在四川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来抓,今年6月又以全会形式专门作出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做强做大文化和旅游业作出系统部署。德阳市委九届十一次全会围绕“建设什么样的国际旅游城市”“怎样建设国际旅游城市”等重大问题,就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作了全面部署,明确支持绵竹发展文旅产业、打造中国美酒名城。我们必须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认真抓好贯彻落实,全力以赴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努力为德阳加快建设国际旅游城市贡献更多绵竹力量。 第二,这是放大绵竹文旅优势的务实选择。绵竹地处成都平原与青藏高原过渡地带,自然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现拥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3个、国家3A级景区3个,是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天府旅游名县。去年全市A级景区接待游客563万人次,占德阳市总量的四分之一。但同时存在景点小而散、缺乏爆点项目、文旅融合不足等短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绵竹抢抓战略机遇,充分释放文旅资源价值和潜力的关键期,必须牢牢把握文旅融合发展的内在规律,重新审视和定义绵竹的文旅资源价值,坚持以国家级标准推进文旅资源的整合、开发和内容创新,打通“资源—项目—产品—产业”的价值链,将文化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游客停留量和消费增量,推动绵竹在迈向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文旅目的地的高质量发展竞争中脱颖而出、闪耀出彩。 第三,这是延续绵竹文旅名城建设目标的重要举措。2020年绵竹成功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这次提出建设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是争取另一块“国字号”金字招牌的战略选择。文化和旅游业 “一业兴、百业旺”,文旅深度融合具有刺激消费、赋能产业、催化业态、富裕人民等多重功能。对产业升级而言,建设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是地区发展的转型支点,有助于突破“一流资源、二流产品、三流服务”的结构性瓶颈,从而实现“观光流量”与“度假流量”并行发展。对发展效能而言,建设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是消费引擎,有助于破解文化和旅游业“急于求成”“遍地开花”的发展困境,进一步放大资源禀赋,激发协同效应,助力文化和旅游业集聚提效。对治理创新而言,建设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是“创建式治理”的实践,通过系统梳理空间布局、整合品牌业态、提升服务水平,从而全面提升区域旅游的系统竞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