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绵竹】警惕“花蚊子”,远离“关节痛热”
作者:责编:唐敏 编辑:姜世琼     来源:绵竹市融媒体中心     日期:2025-08-25    

——认识与防范基孔肯雅热

 

近日,一种名为“基孔肯雅热”的传染病引发关注。这个名字听起来有些陌生,但它离我们并不遥远。它主要通过我们常见的“花蚊子”(伊蚊)叮咬传播,其最典型的特征就是引发剧烈的关节疼痛。那么,我们该如何认识并防范它呢?

一、什么是基孔肯雅热?

简单来说,这是一种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通过伊蚊(主要是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 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这类花蚊子也是传播登革热的“元凶”,多在白天活动叮咬人。

近年来,随着国际交往增多,我国已出现多起由境外输入病例引起的本地传播疫情,需要大家提高警惕。

二、感染后有哪些症状?

如果您在被蚊子叮咬后几天内,出现以下症状,尤其是剧烈的关节疼痛,就需要特别注意:

1.发烧:突然发烧,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恶心乏力等类似感冒的症状。

2.关节剧痛(最典型特征):这是该病最折磨人的地方。疼痛通常影响手腕、脚踝、手指等小关节,也可能波及膝盖和肩膀。这种疼痛可能持续数周甚至数月,严重影响日常生活。

3.皮疹:发病后2天至5天,躯干、四肢可能出现红色斑丘疹,通常伴有瘙痒。

4.其他: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结膜炎或淋巴结肿大。

三、它是如何传播的?会人传人吗?

请大家放心,基孔肯雅热不会直接通过空气、接触或飞沫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它的传播模式是:病人 → 蚊子 → 健康人。

只有当蚊子叮咬了正处于发病期的病人后,病毒在蚊子体内繁殖,这只蚊子再去叮咬健康人时,才会造成传播。

四、如何有效预防?

目前,全球尚无针对基孔肯雅热的疫苗。因此,预防措施的核心就是——防蚊灭蚊!

1.清除蚊虫孳生地:这是最根本的方法。及时清理家中及周边的积水,如花盆托盘、废弃轮胎、闲置容器等,让蚊子无处产卵。

2.做好个人防护:

*安装纱窗、纱门,使用蚊帐。

*外出时,尽量穿着浅色的长袖衣裤。

*涂抹有效的驱蚊剂(如含避蚊胺、派卡瑞丁成分的产品)。

3.出行注意:前往东南亚、非洲、美洲等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旅行时,要格外注意防蚊。

五、出现症状怎么办?

1.立即就医:如果出现疑似症状,尤其是突发高烧和关节痛,请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2.主动告知:务必告诉医生您近期的旅行史和蚊虫叮咬史,这有助于医生快速准确地诊断。

3.居家护理:在医生指导下对症治疗(如退烧、止痛),注意休息、多喝水。

4.隔离防蚊:发病期间,患者应避免再次被蚊子叮咬,以防病毒通过蚊子传染给家人和邻居。

综上所述: 应对基孔肯雅热,我们不必恐慌,但需保持警惕。记住三大关键:①防蚊灭蚊是核心;②关节剧痛是特征;③及时就医并告知旅居史。让我们从清理身边积水做起,共同守护健康!

(绵竹市人民医院主治医师 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