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绵竹市法官“进家入站” 共解孤寡老人遗产处置难题
作者:张娟 牟文 文/图 责编:李莲 编辑:张明宇     来源:绵竹市融媒体中心     日期:2025-08-19    

为深化人大代表履职平台建设,切实解决基层群众的急难愁盼,8月19日上午,绵竹市人大常委会紫岩街道工作委员会在茂泉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开展了法官“进家入站”联系人大代表专题活动,聚焦城市社区孤寡老人遗产处置这一民生关切,汇聚多方力量,共同探寻依法、妥善的解决方案。

活动开始前,市人大监察司法委、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相关负责人,市人大代表、市人民法院法官、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以及紫岩街道7个社区代表和群众代表实地调研了紫岩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的建设运行情况,深入了解当前城市社区孤寡老人的生活现状及其面临的现实困境。

活动中,茂泉社区相关负责人详细介绍了辖区孤寡老人杨某平的具体情况,其身后遗产处置难题引发了与会代表和群众的高度关切。据了解,杨某平,未婚,父母均已离世,兄弟姐妹与其断绝往来多年且无联系方式。2022年4月13日,杨某平因偏执型精神分裂症被送安康医院就医并长期居住,由茂泉社区代管。2024年9月29日,杨某平因肺部严重感染在仁爱医院去世,并于次日火化。2025年5月26日,在查找杨某平兄弟姐妹信息无果且无人前来认领骨灰盒的情况下,茂泉社区为其办理下葬等事宜。从2022年4月至2025年5月,茂泉社区干部与民警多次查找其兄弟姐妹信息均无果,三年来无任何人到派出所、社区、物业公司询问关于杨某平的情况。故茂泉社区居民委员会申请杨某平的遗产:现金11665.5元为无主财产。围绕这一典型案例,在场人员展开了热烈讨论。

市人民法院法官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以杨某平案例为切入点,清晰讲解了孤寡老人遗产处置的法律依据、规范流程及实践中需注意的关键环节,为在场人员上了一堂生动的法治宣传课。在随后的互动环节,各社区代表和群众代表踊跃提问,围绕遗产继承顺位、无主财产认定、证明材料获取等具体问题如何操作向法官寻求解答。市人社局相关人员也结合部门职能就社会保障衔接、社会救助介入等关联问题进行了详细说明,提供了多角度的政策支持。

紫岩街道茂泉社区党委书记侯颐表示,这次法官“进家入站”活动,就杨某平的遗产处置问题进行了相关法律规定的答疑解惑,社区以后如果再遇到类似问题就知道该如何处置了,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基层治理效能。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孤寡老人逐渐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群体。他们的情感依赖、养老保障、财产权益成为了一个越发突显的社会问题。”紫岩街道玉马社区党委书记王兴君表示,此次法官“进家入站”活动,用身边人、身边事以案释法,让人更深入地了解了相关的法律知识,也从中找到了化解矛盾的方法,对今后更好地开展社区工作具有推动作用。

在活动尾声,市人大监察司法委及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相关负责人对本次活动进行了点评。他们指出,法官“进家入站”是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司法机关主动延伸服务触角的创新实践,有效打通了法治为民的“最后一公里”。本次活动以解决孤寡老人遗产处置难题为小切口,精准回应了群众关切,展现了人大监督与司法为民、行政履职的协同效能。相关部门要总结杨加平案例的经验,探索形成更规范、更具操作性的处置指引,切实保障群众合法权益,让法治阳光温暖每一位公民。

本次法官“进家入站”活动,不仅为破解孤寡老人遗产处置困局提供了法律指引和政策支持,更生动诠释了人大代表联络站“听民意、汇民智、解民忧”的平台价值,是绵竹市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精细化的一次有益探索。市人民法院将持续深化与人大代表的常态化联系,以高质量司法服务回应人民群众关切,推动新时代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