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民生】我市已累计建成电动自行车充电端口6420个
作者:李露平 廖辉 文/图 责编:李莲 编辑:李蕉
来源:绵竹市融媒体中心
日期:2025-08-14
随着电动自行车保有量的持续增长,电动车安全充电、停放成为城市管理的难点和民生关切的焦点。自2024年5月我市实施居住小区“飞线”充电专项整治以来,已累计建成电动自行车充电端口6420个,切实解决了居民电动自行车充电难题,有效消除了电动自行车违规充电、停放带来的安全隐患。 8月12日下午,记者在玉马公租房小区看到,电动自行车充电车棚宽敞明亮,一辆辆电动自行车整齐地停放在里面充电。该小区电动自行车智能充电桩共有105个充电端口,悬挂式灭火球、手提式灭火器、智能监控设施一应俱全,具备扫码充电、充满自停、自动检测等安全保障功能,能有效提高电动自行车充电的安全性能。 曾经,玉马公租房小区内因电动自行车、电动三轮车等数量多,“飞线充电”现象时有发生,成了小区治理的“老大难”问题。随着小区电动自行车智能充电桩车棚的投入使用,小区的整体环境得到了改善。“居民们对这种安全又方便的充电方式接受度很高,现在大家都自觉地把车停到车棚里充电。”仟坤物业工作人员董芳说,他们对燃油摩托车和电瓶车、自行车实施分区域停放,以消除混放可能引发的各类安全隐患,全力营造一个更加安全、规范的电动自行车充电环境。 在玉妃路二段(卢浮世家小区附近),电动自行车充电桩整齐划一地排列在规划的区域内,喷淋、监控、烟雾探测等消防设施配备齐全。市民只需扫一扫充电桩上的二维码,按照提示操作,就能为自己的爱车充电。 下午4点,家住卢浮世家小区的居民魏静骑着电动自行车外出归来,径直将车停至玉妃路二段充电桩旁,随后她插上充电器、扫码、确认支付,轻松便给车充上了电。她告诉记者,现在小区附近安装了智能充电桩,真是既安全又方便,再也不用东奔西走找地方充电了。 自2024年5月实施居住小区“飞线”充电专项整治以来,我市按照“政府引导、居民自治、疏堵结合、一区一策、分类处置”的原则,以老旧小区改造、城市更新等项目为依托,将增设电动自行车智能充电桩纳入改造规划,并充分收集民意,合理布局设点,加快推动小区智能充电全覆盖,破解电动自行车充电难题。 “我们在充电点位配备了简易喷淋、水基灭火器、远程监控等配套设施,确保设备的日常使用安全。对于不具备安装条件的小区,通过建设集中充电点来覆盖解决。”市住建局消防中心主任尚玉珠表示,截至目前,我市已累计建成电动自行车充电端口6420个,满足了全市270个小区的电动自行车充电需求,居住小区“飞线”充电乱象得到有效遏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