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绵竹】孝德镇卫生院:家庭医生成为居民的 “健康守门人”
作者:罗天琪 文/图 责编:唐敏 编辑:姜世琼
来源:绵竹市融媒体中心
日期:2025-08-04
入夏以来,持续的高温天气开启了 “炙烤模式”。孝德镇卫生院的家庭医生团队顶着烈日走村入户,通过上门出诊、定期随访等暖心举措,为重点人群筑牢健康防线,守护他们安然度夏。 高温天里,慢性病患者的健康状况尤为脆弱,家庭医生团队将他们列为重点守护对象。茶店村年过七旬的李大爷患有高血压多年,家庭医生张华君和茶店村乡村医生每个月都会准时来到他家。刚进院门,张华君额角的汗珠便顺着脸颊滚落,滴落在黄马甲上。“李大爷,天热血压得多留意。” 她一边叮咛,一边从出诊包里取出血压计测量。 看着医生们调试仪器, 李大爷感慨道:“这么热的天还跑一趟,太周到了。” 血压计显示数值略偏高,张华君翻开随访手册,仔细询问老人近期的作息、饮食和用药情况。“降压药调整下剂量。” 她在药盒上标注服用时间,又嘱咐道,“天热别舍不得开风扇,也别对着吹,夜里盖好肚子。” 乡村医生则清点药盒存货,把快吃完的药品记下来,承诺下次带药上门。 孝德镇毫照村2组的王大妈,半年前一场突如其来的脑出血将她击倒,虽经医院全力救治保住了性命,却留下了左侧肢体偏瘫的后遗症。出院后,漫长的康复之路在家中延续,家庭医生团队下的残疾人康复服务队每月一次的入户康复指导和随访,成了她最重要的支撑。 推开房门,王大妈正努力地用还能活动的右手尝试将身体向床边挪动。看到熟悉的家庭医生陈善明,她脸上立刻绽开笑容。 此行的重点,是居家康复训练。陈善明小心地将王大妈扶稳坐好。“大妈,我们先活动活动手臂,像这样,慢慢来,不着急。”陈善明一边示范,一边轻声指导,目光专注地观察着王大妈每一个动作的角度、力度和持续时间。他仔细评估着王大妈左侧肢体肌力的恢复情况:“嗯,比上个月有劲了,肌力从2级提升到接近3级了。”随后,又测试她的坐位平衡能力,“来,试着不用手扶,坐稳……很好,能坚持30秒了!” 除了身体上的复健,心灵的抚慰同样重要。 训练间隙,陈善明敏锐地察觉到王大妈偶尔闪过的低落情绪,他握着王大妈的手,柔声开解:“大妈,您看,从出院时完全不能动,到现在自己能坐稳、抬手,这都是您自己一点点努力的成果。康复就是一场马拉松,咱们一起慢慢跑,您老伴、儿女看着您一天天好起来,心里只有高兴,哪会觉得是拖累?” 朴实的话语,专业的心理疏导,像一双温暖的手一点点抚平王大妈心头的褶皱,重新点燃她对生活的希望和康复的信心。临走前,医生仔细调整了下一阶段的居家康复计划,并叮嘱家属如何更好地协助训练和安全防护。 每一次叩响门扉,每一次俯身倾听,每一次在田间地头、屋檐树下的细致检查,都是孝德镇卫生院的家庭医生们用脚步丈量出的“健康零距离”。他们月复一月地坚持,悄然改变着乡村老人的就医图景,那穿行于村落间的身影,正是“老有所医”最生动、最温暖的注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