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央媒聚焦!清平镇生态蝶变有魅力有活力
作者:尹翔 责编:李莲 编辑:张明宇
来源:绵竹市融媒体中心
日期:2025-07-10
近段时间,绵竹市清平镇凭借其从矿区到生态明珠的华丽蜕变和蓬勃发展的文旅产业,吸引了全国目光。依托绿水青山和独具特色的转型故事,清平正成为德阳乃至四川生态旅游的新名片。 7月10日上午,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CCTV-13)《新闻直播间》“大美中国”栏目将镜头对准清平镇,以直播形式展现了这座深山小镇从“矿区伤痕”到“生态明珠”的华丽蜕变。 在直播连线中,央视总台记者陈凯置身清平镇群山环抱的帐篷营地。炎炎夏日,此地却凉风习习。画面中,绵远河碧水蜿蜒,山间薄雾氤氲。游客悠闲品茗,孩童在茵茵草地上奔跑嬉戏,一幅生动的深山避暑图跃然屏幕。 营地旁的小集市熙熙攘攘,山民们摆出新鲜采摘的马齿苋、婆婆丁等山野时蔬,最抢手的当属当地特产银杏果。小小银杏果,正是清平转型的绿色见证。 镜头切换回八年前。重型运矿车轰鸣往来,山体遍布矿洞疮痍。为响应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号角,绵竹市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关闭矿洞、修复生态。航拍画面清晰显示,昔日裸露的矿洞入口已统一封闭标识,周边山体重披绿装。 矿洞沉寂,生机勃发。曾经的矿工放下镐头,端起生态饭碗,纷纷转型开办民宿或农家乐。“老板”的新身份,折射出清平产业结构的深刻变革。 镜头深入山谷,曾经满目疮痍的矿区已被绵延的银杏林取代。这种根系发达的树木,成为稳固水土、重建生态的“主力军”。更令人欣喜的是,其果实化身“金果”,成为富民增收的特色产品。待到深秋,金色林海将吸引八方来客。 夜幕垂落,清平迎来最动人的生态“检验报告”——点点萤火虫如星雨洒落山谷。这些对环境极度敏感的小精灵,用轻盈舞姿无声宣告:这片土地已重获新生! 最富创意的转身,当属那段承载工业记忆的老矿车轨道。如今,它华丽变身为观光小火车线路,满载欢声笑语,穿梭于帐篷营地、游乐园与亲水区之间。锈迹斑斑的轨道不再运输矿石,而是运载着游客的愉悦,更运载着清平从“工业重镇”到“山水乐园”的转型故事。 近年来,清平镇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立足生态资源禀赋和转型发展基础,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通过关停矿区、修复生态、重塑产业,大力发展以生态观光、避暑度假、科普研学、萤火虫观赏、小火车体验等为特色的乡村旅游,形成了“春赏花、夏避暑、秋观叶、冬玩雪”的四季旅游格局。同时,积极引导矿区群众转型发展民宿、农家乐、特色农产品销售等,实现了从“靠山吃矿”到“靠山吃生态”的历史性转变。如今的清平,山更青、水更绿、景更美、人更富,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同发展,真正让乡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激活了乡村振兴的“绿色引擎”。 (图片为视频截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