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汛减灾】绵竹:2300余名党员干部奋战一线 全力筑牢“红色堤坝”
作者:周韵 尹翔 实习生 雷家琪 责编:李莲 编辑:张明宇
来源:绵竹市融媒体中心
日期:2025-07-04
7月3日至4日,绵竹遭遇新一轮强降雨袭击,最大降雨量达296毫米,导致全市12个点位出现险情。危急时刻,全市党员干部闻“汛”而动、冲锋在前,让鲜红的党旗在防汛救灾一线高高飘扬。 7月3日晚上7点,广济镇金花集镇社区遭遇暴雨。该社区地灾监测员在巡查时发现,檬子树地灾点树木倾斜,山体随时可能滑坡。“还有两位老人没撤离!”社区党委书记尹统富闻讯后,抓起雨伞就往外冲。 90多岁的王肖余老人因病卧床,其80多岁的老伴郭福秀坚持留下照顾。此时,雨水已经淋湿房屋台阶,尹统富蹲在老人面前急切地劝说:"雨太大了,再不撤就危险了,安全最重要!"见老人仍在犹豫,他二话不说就背起王大爷。如注的雨水顺着他的衣领灌进去,衣服瞬间湿透紧贴在身上。社区妇联主席邓贵蓉也背起郭大娘,几人深一脚浅一脚地趟过地面积水,在暴雨中艰难前行。 “暴雨预警发布后,我们就开始组织群众转移。但这对老夫妻行动不便,又怕给组织添麻烦,说什么都不肯走。这些天我们每天都要来看他们两三次。但今晚情况太危险,必须转移。”尹统富说,当晚,社区全体党员干部冲锋在前,经过2个小时奋战,安全转移了110户共261名群众。 不落一户、不漏一人。在绵竹防汛抢险一线,处处都是党员干部奋战的身影。 7月3日晚上7点30分,九龙镇遵道社区书记郑伟在巡查龙蟒河时发现河水暴涨,上游冲下来的树木在桥洞堆积,湍急的水流随时可能冲垮堤岸。“快!立即组织沿河群众转移!”他一边掏出手机通知社区干部,一边顶着瓢泼大雨往群众聚居点跑去。 70多岁的罗婆婆瘫痪多年,和老伴相依为命。面对转移通知,老人固执地摇头,“我们哪儿也不去。” 暴雨中,郑伟快步冲进屋内,雨水顺着他的脸颊滑落,他顾不得擦拭,蹲在老人床边劝到:“大娘,雨势太猛了,再耽搁就危险了,我必须带你们离开。”他声音轻柔,却字字铿锵。最终,郑伟将两位老人安全护送到附近的一家民宿。安置妥当后,他又匆匆消失在雨中。 在麓棠镇玫瑰新村4组,受暴雨影响,射水河河水漫过堤岸,低洼处的很多户民宅已浸泡在近1米深的积水中,水位仍在不断上涨。由麓棠派出所的民警们和消防指战员组成的救援小队,趟着积水挨家挨户敲门通知,"赶快撤离!水要涨上来了!"与此同时,由党员干部和村民组成的抢险队忙着在河岸抢险,一袋袋砂袋在沾满泥水的手中快速传递,在暴涨的河水中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线。 夜色渐深,救援仍在继续。晚上9点50分,随着最后一名群众被背出危房,玫瑰新村4组10余名被困群众全部安全转移至安全地带。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在防汛救灾现场,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到处都是他们奔跑救援的身影。在本轮降雨期间,绵竹市共有2300余名党员干部积极投入防汛救灾、抗洪抢险现场,逐户排查风险,对危险区域群众特别是老弱病残孕幼等特殊群体,坚决果断组织转移安置,做到应转尽转、应转早转,不漏一户、不落一人。截至7月4日早上6点,全市累计安全转移群众1548人。 (图片系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