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_image

绵竹人速看!四川这些医院有抗蛇毒血清→

今日绵竹
2025年06月06日 08:44
图片
图片


近期,一27岁游客

在三亚被不明物咬伤后身亡

其家属在社交媒体发文称

家人在海南三亚旅游期间被蛇咬伤身亡

该事件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


图片
图片

图源:三亚市卫健委


而一周前

成都一动物园的饲养员

被五步蛇咬伤送至医院救治

……


微信图片_20250605095347.jpg

毒蛇咬伤多发生在每年的5~8月

现已进入高发期

这不仅是一场身体的磨难

更可能危及生命

  今天就让我们揭秘 

 蛇毒咬伤的致命真相与自救指南~ 


微信图片_20250605095332.jpg


图片
图片
发生蛇咬伤,我们该如何自救?


01
 普通毒蛇咬伤 


一般伤口细小,伴轻微刺痛,可有小水泡,最新观点认为,可使用70%酒精消毒后尽快就医;蛇咬伤后尽量减少主动活动防止毒素快速扩散;避免饮用含酒精的饮品。不建议为了识别蛇去抓蛇、杀蛇或拍照。


如果伤口较深,出血明显,甚至毒牙残留,可剔除毒牙,清水冲洗,由近心端往伤口挤出血液排毒;同时迅速捆扎近心端肢体,距离伤口上方约10cm。每20-30分钟松解一次,每次2-3分钟,防止肢体远端缺血坏死。



四川地区蛇咬伤以局部肿胀为主

建议有血清保障下

抬高患肢,可不绑扎

尽量避免早期切开减压


图片

图片

图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02
 神经毒素类蛇咬伤 


如果处在神经毒素高发地区,怀疑被蛇咬了,未见到蛇,局部不痛不肿,首先高度怀疑是被神经毒类蛇(金环银环)咬伤,立即用布条、压脉带等在伤口上方10-15cm绑扎,尽快送往有抗蛇毒血清条件的医院就医。同时患者存在心跳呼吸停止风险,应随时准备心肺复苏。神经毒类蛇咬伤患者存在“假死”可能,不要轻易放弃。

注意:牙印痕无法鉴别是否为蛇咬伤,也无法鉴别是毒蛇还是无毒蛇咬伤;无牙印痕、未见到蛇也不能排除毒蛇咬伤可能。



不能识别蛇的情况下,如何分类?


我国目前危害较大的毒蛇种类

如下图所示


image.png


四川地区常见毒蛇为

 蝮蛇、烙铁头、竹叶青、五步蛇 

根据蛇毒对人体的效应

国内常见毒蛇分以下几类


01
神经毒类



被咬后表现为神经肌肉麻痹、呼吸衰竭。


图片
银环蛇

通身背面黑白相间的环纹,腹面全为白色,栖息於平原、丘陵的多水地带或山坡、田野、路旁。


图片
金环蛇

头呈椭圆形,尾极短,全身黑色与黄色环纹相间,活动于平原、丘陵、山地丛林、塘边、溪沟边和住宅附近。


图片
海蛇

贝尔彻海蛇全身黑白相间,生活在海底,珊瑚间。


02
血液毒类



被咬后表现为消耗性凝血病、血栓性微血管病、消耗性凝血病。


图片
原矛头蝮(烙铁头、笋壳斑)

头大呈三角头与颈部细长区分明显背、细长。生活在海拔100米以上的丘陵、山区的灌木丛、溪边或山区住宅附近草堆或石缝中。四川地区常见。


图片
竹叶青

全身翠绿,眼睛多为黄色,瞳孔红色椭圆形,尾巴焦红色生活于山区树丛或竹林,常栖息於溪涧边灌木杂草或山区稻田田埂杂草,或宅旁柴堆、瓜棚。四川地区常见。


图片
蝰蛇

背面暗褐色,有淡褐色链状椭圆斑3列,各椭圆斑的最外缘为黄白色,其次为黑色。生活于山地、平原。昼夜都在活动,捕食鼠类等。福建、广东、广西、台湾常见。


03
细胞毒类



被咬后表现为皮肤肌肉组织水肿坏死、骨筋膜室综合征严重横纹肌溶解、肾衰。


图片
眼镜蛇

头椭圆形,颈背面有白色眼镜架状斑纹。生活于平原、丘陵、山区的山野、田边和住宅附近。


04
混合毒类



图片

点击查看大图


五步蛇咬伤以血液毒和细胞毒表现为主;

蝮蛇以细胞毒为主,伴有血液毒;

眼镜王蛇咬伤以神经毒为主,同时合并细胞毒、心脏毒等表现。


不认识蛇的情况下

可以通过下图中的临床表现

去判断蛇的种类

image.png

并在此分类基础上

选择对应的血清治疗

1749087026168.jpg
image.png


国内仅有单价血清,使用原则:早期用药,同种专一,异种联合;


血清选择可以临床表现为依据。以烙铁头(又名原矛头蝮蛇)为例,虽归类在血液毒,如无明显凝血、血小板异常,可仅使用抗蝮蛇血清,若存在前述风险,可联合应用抗蝮蛇和抗五步蛇血清。

血清为异种来源血液制品,早期过敏和后期血清病风险高,且治疗费用高昂,不应迷信血清,权衡利弊用药,综合治疗为主。



四川抗蛇血清储备医院名录


图片

一旦发生蛇咬伤

应尽快找到有抗蛇毒血清储备的医院

致死、致残种类的毒蛇咬伤

救治的关键还是在

早期、足量抗蛇毒血清的应用

可以使用「赛伦 100 蛇伤防治小程序」

查询当地的毒蛇咬伤救治医院


图片


和收藏康康为大家整理的

四川地区抗蛇毒血清储备点

转发+收藏!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最后

希望大家外出时多留意周边环境

即使跟蛇相遇,不接近,不打扰

万一不幸“中招”

请第一时间

拨打120急救电话



◎ 信息来源:健康德阳官微

◎ 图片来源:健康德阳官微

◎ 整理编辑:竹妹纸

◎ 责任编辑:啸鸿

◎ 终审:熊瑶
图片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今日绵竹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