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绵竹:集众智汇群力 用政协智慧共绘“十五五”发展新篇
作者:李露平 文/图 责编:李莲 编辑:张明宇     来源:绵竹市融媒体中心     日期:2025-05-16    

“十四五”规划收官在即,“十五五”规划承载着绵竹未来五年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布局。市政协积极响应时代号召,紧扣市委“三五三三”发展思路,结合“同心共建现代化四川”专项行动,组织市政协委员积极开展“我为‘十五五’规划献一策”活动,从政协可为、政协能为、政协善为的角度,为推动绵竹经济社会发展献良策、聚共识。

搭平台:让规划编制更具“民生温度”

在市政协召开的“我为‘十五五’规划献一策”座谈会上,来自20个界别的委员代表立足工业、农业、教育、医疗等多个领域,畅所欲言、建言献策。

“建议在‘十五五’规划编制中,专门设置一个章节,详细阐述保障规划能够切实有效实施的具体且可行措施……”科协界别委员朱涛说,这样的章节,不仅能让规划更具操作性和指导性,也能增强公众对规划实施的信心,让“十五五”规划真正成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引擎。

“师资力量储备是教育发展的重要保障,但在多种因素的制约下,优秀教师难以引进和留下……”教育界别委员夏时江对“十五五”规划编制极为关注。他建议完善我市现有的名师名校长培育机制,加大对本土名师名校长的孵化和培养。同时,在职称评定、学术进修、社会保障等方面提供更为优化的政策支持。

从乡村振兴到科技创新,从文旅融合到民生改善,从教育医疗到生态保护……在2个多小时的座谈会上,政协委员们将专业视角与基层关切相结合,谈感想、提建议、话发展,讨论如同一团炽热的火焰,越燃越旺。经济界别委员提出要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新闻出版界别委员建议深入挖掘绵竹历史文化资源,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医卫界别委员围绕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加大中医药文化输出等方面提出具体建议;农业界别委员则聚焦现代农业发展,提出要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推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

市发改局等8个市级部门负责人认真听取委员们的意见和建议,不时低头记录。遇到共鸣之处,有的部门负责人微微点头,眼神中透露出对委员见解的认同;有的则陷入沉思,思考如何将委员的建议转化为切实可行的工作举措。

这场座谈会,使政协委员与市级部门联系得更紧密,打破了部门壁垒与行业局限,让规划既能呼应国家战略导向,又能精准对接群众的急难愁盼,真正实现“谋发展”与“惠民生”的统一。这不仅是政协发挥“重要阵地、重要平台、重要渠道”作用的体现,更是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地方治理中的生动实践。

“助力规划编制是人民政协的职责所在,我们希望借此形成全面参与、群策群力、广聚共识的良好社会氛围,为科学谋划好‘十五五’发展,注入新一轮‘政能量’。”市政协主席肖静说。

勇担当:以“精准建言”诠释履职尽责

先扎实“深耕”再精准“发声”,这是政协委员履职的核心逻辑。为确保“我为‘十五五’规划献一策”的意见和建议“接地气、能落地”,由市政协主席会议成员牵头,各专委会组织联系各界别委员下沉基层一线,扎根行业调研,用脚步丈量民情,以实干收集民意。

作为特邀界别委员,邹晋玲一直将目光聚焦于乡村发展中。通过走访调研,她深切感受到乡村发展的潜力与困境。那广袤的田野间,丰富的自然资源与特色农产品是待挖掘的宝藏,农业文化和乡村风光更是藏着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无限可能。她建议,既要加强农产品的品牌效应,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增加农产品的市场价值,又要深化农业文旅品牌,探索打造“农旅+生态+文化”融合示范区,推动“以农造景、以景带旅、以旅促农”的可持续模式。

初夏时节,碧坛春酿酒有限公司灌装车间里各条生产线有序运转,工人们忙着质检、装箱,为即将到来的销售旺季做足准备。市政协常委、四川鼎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马吉与车间负责人边走边聊,详细了解企业近期生产经营情况。“绵竹酿酒历史悠久,经过几千年的工艺传承与数十年的快速发展,培育出了中国名酒‘剑南春’以及‘东圣’‘杜甫’‘碧坛春’等省内白酒知名企业,并逐年保持了高速增长……”马吉说,当前绵竹白酒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就产业发展现状来看,还需要实现人才链强基、产业链升级、资金链赋能的协同发展,助推绵竹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

只有深入基层一线、吃透政策精神、摸准群众需求,才能提出兼具针对性与可行性的“金点子”。在活动开展过程中,200余名政协委员走进企业车间,了解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面临的难题与需求,探讨如何通过政策扶持、科技创新等手段助力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来到田间地头,倾听农民朋友在农业生产、农村建设等方面的心声,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出谋划策;走进社区、学校、医院等场所,广泛收集群众对民生保障、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他们为绵竹“十五五”规划提供了政协智慧的有力支撑,成为规划编制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智慧锦囊”。

聚合力:推动“规划图”变“实景图”

从“十四五”到“十五五”,规划编制不是简单的时间递进,而是发展逻辑的延续与升级。

围绕高质量编制“十五五”规划,市政协各专委会承担了“以推进服务业强省建设为契机,加快绵竹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深入推进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工作体系建设”等课题,组织委员深入一线调研,摸透现状和问题、找准痛点和差距,提出可行性强的意见和建议。

边调研、边议政、边促进工作。市政协注重在调研的同时加大协商成果的转化力度,截至目前,已向德阳市政协、绵竹市委市政府报送社情民意信息50余条。“将钛石膏作为可替代传统土方石的环保材料多区域协同应用”的建议,已被德阳市政府领导签批。

下一步,市政协将结合协商议题、民主监督、调研课题等履职工作深入调查研究,积极议政建言,着力形成一批促进改革发展决策的高质量履职成果。并从履职成果中梳理一批助力科学编制“十五五”规划的建议。

“我为‘十五五’规划献一策”活动是书写“同心共建现代化四川”绵竹篇章的关键抓手与具体实践。从初夏暖阳下的案头提案,到会议室里热气腾腾的讨论;从委员们深入基层的调研脚步,到与企业、农民、群众面对面交流的忙碌身影,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政协的责任担当与委员们的履职热情。“市政协将紧扣绵竹市委决策部署,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持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跟踪意见和建议的落实情况,以高质量建言助力‘十五五’规划编制,确保‘建言’有回音、‘献策’见实效……”肖静期待未来有更多“金点子”转化为“硬举措”,在“十五五”的新征程上,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绵竹新篇章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