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什地镇:钢葱喜丰收 铺就致富新跑道
作者:罗天琪 徐伦汧 文/图 责编:唐敏 编辑:姜世琼     来源:绵竹市融媒体中心     日期:2025-04-08    

季春时节,和风送暖。在什地镇绵河村五组种植大户张兴波的钢葱种植基地里,伴随着专业钢葱收割机的轰鸣声,一株株葱白莹润、葱叶青翠的钢葱破土而出。葱农们分工协作,收葱、打捆、装车,田间地头一派繁忙的景象,演奏出一曲春日丰收乐章。

“今年市场行情好,钢葱产量高,我们订单多,今天有1万多斤销往成都市场。”据绵竹市裕禾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兴波介绍,今年在绵河村种了80亩钢葱,亩产量估计在1万斤左右,亩产值达到12000元。他们种植的钢葱具有甜而脆、辣味足、口感好、耐长途运输等特点,受到成都、重庆、泸州、自贡等各地客户的青睐。

绵竹市裕禾农业有限公司是由什地镇5位种植大户联合创办,采取“公司+基地”的运营模式,目前,钢葱种植面积已达1300亩,主要分布在什地镇双瓦村、红社村、共和村等村。种植大户抱团发展,实现统一育苗、统一销售、统一技术指导,不仅节省了资金,还避免了大户之间的恶性竞争,真正实现资源共享,提升市场竞争力,更带动了周边60多户农户在基地务工,实现了增收。

“以前农闲的时候,没啥事可干,加上年纪大了,也挣不到钱。现在好了,我与老伴两人都在钢葱基地干活,每天都有稳定的收入。从播种、养护到收获,每个环节都需要人手,一年下来,能增加3万元的收入呢。”正在基地务工的什地镇二圣宫社区居民宁福艳笑着说。

“钢葱采收从今年2月开始,将持续到6月。公司采用‘粮经复合’种植模式,种一季大葱,再种一季水稻、小麦。这种方式既能让土地休养生息,恢复肥力,又实现了高效利用。”张兴波说,“下一步,公司准备建一个50亩的大棚育苗基地,带动周边更多种植户参与进来,并为他们提供葱苗。对于愿意种植钢葱的农户,我们会毫无保留地提供技术支持,分享销售渠道,带动大家一起致富增收,努力把什地钢葱打造成极具特色的优势产业。”

近年来,什地镇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依托现有高标准农田,推广“粮经复合”种植模式,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推进以钢葱为主导的特色蔬菜产业发展,不断延伸农业产业链、价值链,以产业助力乡村振兴,有效带动农民增收致富。2024年,什地镇钢葱种植6000余亩,亩产达1万余斤,亩产值超1.5万元,成为德绵地区最大的钢葱种植基地,走出了一条带领当地村民增收的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