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市第三人民医院庇护工厂:助力精神障碍患者点亮生活
作者:谭思雨 文/图 责编:唐敏 美编:姜世琼     来源:绵竹市融媒体中心     日期:2025-02-19    

近日,记者走进绵竹市第三人民医院精神康复庇护工厂内,只见患者们分工明确,忙碌而有序。有的双手敏捷地将一个个纸袋折叠成型;有的全神贯注地操作设备,协助完成搬运货物等工作,现场一片忙碌而有序的景象。

2023年9月,绵竹市第三人民医院携手爱心工厂,共同创建了全市首家庇护工厂。这一创新之举,旨在通过技能培训、模拟岗位、辅助就业的作业疗法,为精神障碍患者提供一个安全、舒适、有尊严的工作环境。在这里,患者们不仅能够得到专业的治疗与康复,还能通过实践学习,掌握一门实用的技能,为将来的社会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如今,经过一年多的运行,在市残联的支持下,这一个将康复与就业紧密结合的平台,已经被成功打造成成熟的职业康复环境。据工厂负责设备和技术支持的负责人邱建银介绍,庇护工厂采用“自愿、自由”的康复训练方式,让患者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自由选择岗位时间和工作量。这种灵活的工作制度,不仅让患者能够在工作中找到乐趣和成就感,还帮助他们逐渐适应社会的节奏与要求。目前,庇护工厂采用人工为主、机器为辅的运作模式,主要生产手提袋。患者们每天通过折叠成型、手工粘胶等工序,能制作700个至1000个手提袋。

值得一提的是,工厂的工作流程设计不仅充分考量患者的就业技能提升,让患者在劳动中收获满满的成就感,医院还同步开展音乐治疗、绘画治疗等项目,助力患者提升认知功能与社会功能。多样化的康复项目,从不同维度促进患者心理健康,让他们在劳动与艺术的滋养下,逐步走出疾病阴霾。

在多方关心支持和庇护工厂的努力下,患者们的康复效果显著,小张(化名)便是众多受益患者中的一员。起初,小张在治疗时抵触情绪严重,在庇护工厂工作实践一段时间后,他的情绪明显好转。经专业评估,其日常生活能力、社会融入能力以及职业技能均得到大幅提升。像小张这样的患者还有很多,他们在庇护工厂工作后,社会感知力、专注力显著增强,生活质量明显改善,自信心与社会适应能力也日益提升,为回归社会筑牢根基。

市第三人民医院普通精神一科主任邱建表示,着眼未来,庇护工厂与医院规划在2025年进一步扩大规模,计划扩建2000平米的厂房,增设更多就业岗位,让未住院的患者也能享有康复与就业机遇。同时,持续优化康复措施,积极引入农疗等新的康复项目,加大人员投入,确保更多患者能够通过庇护工厂获得全面的康复治疗,为众多精神障碍患者带来新的曙光,帮助他们融入社会,重焕生活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