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开学倒计时!这份校园食品安全工作提示请收好→
作者:     来源:绵竹市融媒体中心     日期:2025-02-13    

2025年春季开学在即,为切实保障广大师生饮食安全和身体健康,严防严控食品安全事故发生,绵竹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作出如下提醒。

强化环境卫生管理。对相关场所、设施、餐用具进行维护、保养、清洗、消毒、保洁;学校食堂内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强化食品原料管理。全面清查所有食品原料,及时清理变质或过期的食品原料,防止因库存时间过长、过期霉变的食品原料流入加工环节,尤其是已开封的米、面、油等大宗食材,以及干蘑菇、木耳、花生等易受潮霉变食材;禁止采购无完整标识的散装油、含铝膨松剂、人工着色剂等食品及原料。

强化加工过程管理。严格按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要求执行,确保食物烧熟煮透,做到生熟严格分开;鸡蛋在使用前必须清洗外壳;豆浆务必充分煮沸,且持续沸腾 5 分钟以上,谨防 “假沸” 导致中毒事件发生;严禁制售生食类、冷食类(不含水果)食品以及裱花蛋糕,不得加工四季豆、鲜黄花菜、野生蘑菇、发芽土豆、河豚鱼等高风险食品;严禁使用变质的木耳、银耳或米面制品(若需使用,应即泡即用,且冷藏保存时长不得超过 24 小时);杜绝外购散装熟食肉制品、冷加工工艺糕点等高风险易腐食品;禁止使用亚硝酸盐、防腐剂、乳化剂、稳定剂等餐饮环节明确禁用的添加剂。

强化从业人员管理。组织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和从业人员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明确食品安全责任,注意身体健康和个人卫生;全面检查食堂工作人员健康证有效期,确保无一人遗漏。

强化监控设备管理。要做好后厨食品安全管理、“互联网+明厨亮灶”日常运行维护,发现视频无法正常显示及时联系安装或维修公司上门维护,发现设备损坏应及时更换,确保“互联网+明厨亮灶”正常展示。

压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学校要严格落实食品安全校长(园长)负责制,切实压实校(园)长作为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充分发挥食品安全总监和食品安全员的职能作用,推动 “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 工作机制有效落实。完善食堂设施设备,对食堂加工场所、就餐场所、设施设备、餐用具、饮水机和二次供水的蓄水池等进行全面的维护、保养、清洗、消毒与保洁工作;严格执行进货查验和索证索票制度,严禁采购、使用未按规定检验检疫或检验检疫不合格的畜禽肉及其制品;严格执行食品留样制度,每餐次的每样食品成品均需留样,在专用冷藏设备中存放 48 小时以上,留样量不少于 125 克/样。

关注校园周边食品安全。校园周边食品经营者要加强食品安全自查整改,落实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场所及设施设备清洁消毒、原料进货查验、食品贮存销售、加工烹饪、餐饮具清洗消毒等各环节食品安全要求,确保食品安全。

学生要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不光顾无证照的餐饮店、路边摊,不食用有风险或不熟悉的食物,购买食品注意查看标签标识完整,不买、不吃“三无”食品、过期食品,降低病从口入的风险,少食或不食以油炸、烧烤等方式烹饪的食物,养成低油低盐低糖、绿色健康的饮食习惯。

做好食品安全应急处置。学校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建立完善集中用餐食品安全应急管理和突发事故报告制度,制定食品安全事故处置预案,明确学校校长、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关键岗位操作人员具体职责分工。定期组织开展学校食品安全应急演练,通过桌面推演、现场模拟演练等方式,熟悉食品安全事件应急处置流程,增强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合理性、有效性,提升应急处突能力。

培养健康文明节约的饮食习惯

一是培养健康习惯。要积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不饮用生水,不前往无证照的餐饮店、路边摊就餐,不食用存在风险或不熟悉的食物,不购买“三无食品”;尽量减少食用以油炸、烧烤等方式烹饪的食物,做到低油低盐低糖,保持营养均衡、健康的饮食习惯。

二是坚持厉行节约。要把节约理念贯穿食材采购、加工操作、分餐以及用餐等各个方面,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各项规定。引导学生养成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良好习惯,坚持按需取餐,开展“光盘行动”,切实防止“舌尖上的浪费”。

(绵竹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