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关于流感的事儿
作者:
来源:绵竹市融媒体中心
日期:2024-12-24
□绵竹市人民医院主治医师 张敏
冬天,天气寒冷、空气干燥,人体对痰液、病原微生物等的清除能力变弱,为病原体侵入人体留下了可乘之机,故每年冬天都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近年来,我国检测多种病原体的能力大幅度提高,据监测大约有三十多种病原体可以引起呼吸道感染,其中有十几种比较常见,如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鼻病毒、肺炎支原体、新冠病毒等都是当下主要流行的病原体。据官方报道,今年11月和12月,无论是在南方省份或是在北方省份,流感病毒均成为门急诊流感样病例排名首位的病原体。 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丁四型,其中感染人的主要是甲流中的H1N1、H3N2亚型和乙流中的Victoria和Yamagata系。 人感染流感病毒后会出现哪些症状呢?主要以发热、头痛、肌痛和全身不适起病,体温可达到39—40℃,可有畏寒、寒战,多伴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喉痛、干咳,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等。少部分患者症状轻微或无症状。而儿童的发热程度通常高于成人,患乙型流感时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也较成人多见。新生儿可仅表现为嗜睡、拒奶、呼吸暂停等。没有并发症的病程通常呈自限性,多在发病3-5天后发热逐渐消退,全身症状好转,但咳嗽、体力恢复通常需要较长时间。严重者可以出现肺炎、神经系统损伤、心脏损伤、肌炎和横纹肌溶解、休克等并发症。 流感的传染源是什么呢?首先是患者,其次是隐性感染者。从潜伏期末到急性期都有传染性,病毒在人呼吸道分泌物中一般持续排毒3至7天,儿童、免疫功能受损及危重患者病毒排毒时间可超过1周。潜伏期为1至7天,多为2至4天。 流感是怎么进行传播的呢?主要是通过打喷嚏和咳嗽等飞沫传播或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经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在人群密集且密闭或不通风的房间内,也可能通过气溶胶的形式传播,需要警惕。 如何进行诊治呢?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病原学检查,不难作出诊断。目前大部分医疗机构均可以进行流感的病原学检测。明确诊断后应尽早隔离治疗,避免交叉感染,主要是进行抗病毒治疗以及止咳祛痰等对症治疗,合理选用退热药物,不要盲目或不恰当使用抗菌药物,辨证使用中医药。充分休息、多饮水,饮食应当易于消化和富有营养,注意保持房间通风。 如何进行预防呢?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以降低流感罹患率以及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保护自己和家人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冬季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努力做到勤洗手、少聚集、戴口罩、多通风、强身体,老人、儿童等易感人群尽量及早接种疫苗。 最后,希望广大群众在这波流感高发的严冬里,保重身体,静待春暖花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