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一议惠民生 公益事业大发展
作者: 肖勋 文/图     来源:     日期:2013-03-21    


  本刊消息  2012年,我市实施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共争取1240余万元项目资金(其中70%来自中省两级的项目资金,30%为我市配套资金),完成109个项目,涉及全市17个镇(乡)。其中,新建和改造村内水渠235千米、堰塘水窖1个、机电井75眼、村内道路27千米。
  去年,板桥镇积极推进粮经复合型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并建立起了以柏杨村为首的千亩蔬菜种植基地。蔬菜种好了,灌溉却成了问题:柏杨村境内河流、泉塘较少,加之大部分沟渠都是原有的破旧老沟渠,杂草丛生,行水不畅,给灌溉带来很大的不便。
  为了解决村内灌溉难的问题,柏杨村就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在全村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充分征求村民意见和建议后就新建机沉井以及改造水渠这一事项提出商议,拟定了《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方案》。村民会议上顺利通过村民的表决后,柏杨村迅速完善相关资料,报镇政府和市级相关部门进行审批。最终,柏杨村通过一事一议这一惠民政策在村内新建了4座机沉井,改造及新建沟渠7千米,基本解决了村内蔬菜基地及农作物灌溉难的问题。
  “看嘛,原来的‘土沟’现在很多都修成了‘三面光’,不仅美观,而且更方便我们灌溉,这些全都是去年我们村通过一事一议这项政策实现的。”柏杨村十二组村民杨正全指着改造好的沟渠笑道。
  除此之外,清平乡也积极在全乡宣传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这一惠民的好政策,充分利用一事一议实施了湔沟村防洪沟、圆包村防洪沟、院通村防洪沟、棋盘村排洪沟以及盐井村组道的建设工作,为当地老百姓带来了真正的实惠。
  进入2013年,为进一步做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板桥镇坚持把宣传导向作为工作前提,利用广播、LED显示屏、横幅标语、村组会议等途径和形式多层面、多渠道宣传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确保惠民政策家喻户晓,为2013年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的顺利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
  “现在其它镇乡的老百姓都在利用一事一议这项惠民政策积极向上申报项目,我们也不能落后。”为了能将一事一议这项惠及老百姓的好政策落实好,为老百姓争取更多的实惠,板桥镇还立足一个“早”字,于2012年底就广泛征求各村村民意见,并通过召开村民会议及镇政府初审后,确立了2013年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的申报项目。
  据了解,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主要是针对村内的户外公益事业建设项目,即村内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道路修建、植树造林和村民认为需要兴办的集体生产生活所需的其他公益事业项目。从2013年起,一事一议筹资每人每年不超过50元,筹劳每个劳动力每年不超过10个标准工日,村民自愿以资代劳的,需由本人或家属提出书面申请,折资工日数不得超过7个,每个标准工日工价不得超过4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