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绵竹】华西领办 七年蝶变 开启华西绵竹医院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作者:周韵 尹翔 文/图 责编:李莲     来源:绵竹市融媒体中心     日期:2024-10-18    

一纸合约,一次挂牌,奏响了绵竹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新乐章”。

2017年10月19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正式开启与绵竹的深化办医合作,绵竹市人民医院挂牌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绵竹医院(以下简称华西绵竹医院)。七年来,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帮扶下,华西绵竹医院实现了三乙到三甲的蝶变,学科建设多点开花,人才建设、科研、新技术等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开启了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为全面提升绵竹区域医疗技术水平,让老百姓能够在家门口就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在华西——绵竹医联体建设的引领下,华西绵竹医院充分发挥党委领导核心作用,通过“管理+临床”的同质化建设,促进服务能力大幅提升,为绵竹百姓的健康福祉筑起坚实的堡垒。

坚持党建引领 人才兴院擘画“新图景”

领办以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累计派出5名管理专家到华西绵竹医院担任院级领导,有针对性地输入华西优质管理经验。如今,在华西绵竹医院党委书记刘嘉铭的带领下,医院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积极实施人才兴院战略,优化人才聚集“软环境”,注重“外引内培”,进一步提高医疗队伍整体水平和业务素质。

为建成一支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华西绵竹医院修订了《中层干部聘用管理办法》和《专业技术职称聘任管理规定》,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干部管理制度体系。为扩大人才队伍的“盘子”,医院坚持培养和引进同向发力,七年来引进人才近500人,培养高级职称179人,较2016年增长92.47%,博士研究生人数更是实现零的突破。目前拥有省卫健委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3人,省基层拔尖人才、技能名师3人,德阳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等24人,多人获得四川省“天府青城计划”天府名医、四川省“卫生健康英才计划”中青年骨干人才和拔尖人才称号。

华西绵竹医院充分承接和利用好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优质资源,聘请华西学科主任和特聘专家前来指导。如今共有近30名华西专家每月定期来到绵竹,通过坐诊、查房示教、讲座、手术指导等方式全方面提升学科能力建设。

在高质量党建引领下,2023年,华西绵竹医院CMI值、DRG组数在全省72家三乙医院中分别排名第4位、第2位,诊疗服务实现了“六升六降”,达历史最高水平。

“华西模式”赋能 医院建设水平“攀高峰”

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管理模式的引领下,2023年,华西绵竹医院党委创新推出了“党建查房”工作法,定期由党委书记、党委副书记、党委委员和党务工作机构负责人组成查房小组,到支部科室开展“党建查房”,遵循党建业务同检查,党风行风同督查的原则,“双轮驱动”,协同发展。

医院还制订了基层党建、医疗质量、护理质量、行政管理等考核制度,坚持月考评与年终考评相结合,并将考核结果与年终绩效挂钩,健全了对党支部和科室的考核体系。

同时,华西绵竹医院借力华西医院运营体系,探索出具有自身特色的县域运营管理模式。一方面是优化薪酬结构,强化绩效激励,构建由运营管理评价、资源配置评价、绩效评价为一体的“三维评价”运管体系;一方面是在各临床科室设置经管及专科经营助理岗位,专责科室精细化运营管理;以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为核心,运用“运营+管理”、“运营+学科”的方法,强化事前评估、事中追踪、后效评价,助推核心资源的科学配置和精益管理,把运营管理的手段和方法逐步融入医院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同时,开展改善门诊患者就医体验、日间手术方案设计、床位资源管理等20个专项工作,严格实施质量控制和风险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效和群众满意度。

在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下,华西绵竹医院2023年门急诊人次达到80.67万,较2016年增长23.68%;平均住院日7.7天,较2016年减少1.61天;三四级手术占比由30.72%增长至70.56%……运营质效持续向好。

强化学科建设 点燃医院发展“新引擎”

10月17日上午,华西绵竹医院重症医学科会议室里,科室医护人员围坐在一起,就近期工作开展、业务技能提升进行交流学习。“华西医院领办,不仅让医护人员的思想、意识发生了变化,同时也让我们的学科建设能力得到了跨越式提升。”该科室主任冯晓东说,近年来,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帮扶下,科室人员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先后被评为德阳市重点专科、省级重点专科,连续三年被评为四川省重症医学质量控制优秀单位,2021年被国家卫健委作为“改善医疗服务先进典型”点名表彰。

截至目前,华西绵竹医院共开展新技术新项目245项,省甲级重点专科从3个增加到5个,德阳市重点专科从4个增加到12个,德阳市级临床重点专科新增9个,重点学科建设可谓是多点开花。值得一提的是,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领办下派的6名学科主任对口指导6个临床科室建设,如今,这6个科室均成功建成省(市)重点专科。

与此同时,医院的科研工作能力也得到了大幅提升,科研产出较领办之前大幅增长。领办期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多次下派专家到华西绵竹医院开展科研培训、知识讲座、一对一指导、小范围座谈……多渠道的科研帮扶下,医院的科研立项累计78项,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1项,实现零的突破;实用新型专利授权524个。同时,在华西专家的指导下,护理学科、康复医学科、神经内科、妇科、药剂科等科室实现SCI文章零的突破,目前全院SCI文章共发布21篇,核心期刊56篇,科研水平逐年提高。

注重以人为本 当好群众健康“守门人”

对高危人群的慢病管理是提高其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关键所在。作为一所县级医院,做好慢病管理更是落实国家分级诊疗政策的关键所在。华西绵竹医院积极参加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3+13+N”慢病全程管理区域联盟建设,建设慢病随访系统,不断提高慢性病监测的准确性、及时性、完整性,更好地提升医疗服务能力。

医院加速发展的宗旨就是返利于民,让患者真切地感受到“华西在绵竹,绵竹有华西”。2020年,在医联体建设的背景下,华西绵竹医院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合作开展为期4年的健康惠民工程,共为28810人次进行免费健康体检。通过对危险因素的早预防、早筛查、早干预,降低群众患病率,提高群众健康意识,推动了健康绵竹高质量发展。

同时,华西绵竹医院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开展了“基于智慧医疗的全生命周期慢病防控体系建设与应用示范项目”,探索建立“村——镇——县——华西”四级协同慢病防控体系,共筛选并监测慢病病人2032人,累计随访并录入监测数据18055人次。2022年至2024年,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技术指导下,华西绵竹医院开展了绵竹市慢阻肺筛查项目,共免费服务群众11000余人,筛查出高危人群2987名,慢阻肺病高危人群的早期发现率达27.09%。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还全程指导肺结节全程管理中心绵竹分中心建设,实现专病管理师团队协作、专病数据库支撑、专病精准化宣教三大创新模式,肺结节全程管理中心累计建档2887人。

近年来,华西绵竹医院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家国情怀、平民情感、休休有容、革故鼎新”的文化精髓与百年仁泽“仁爱养和  泽济安康”的文化理念充分融合,并深植到医院全体干部职工心中,不断增强职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逐渐形成共享华西百年信誉和荣誉,共建华西——绵竹深厚文化底蕴的良好氛围。

华西绵竹医院将继续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党建为引领,以人才队伍、智慧医院、学科建设、绩效考核等为抓手,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道路上守正创新,持续提升县域医疗服务能力,做好群众健康的“守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