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多日,老人确诊艾滋!竟然是蹦次哒次
作者:
来源:绵竹疾控
日期:2024-09-14
陈伯今年63岁,儿女双双成家 儿孙满堂,生活也算美满幸福 唯一不足的就是老伴早早去世 独身生活过久了有些需求无法纾解 也成为他的难言之隐
自从两年前 加入小区的广场舞社团后就好转了 高超的舞技让他获得诸多舞伴的青睐 家人也很支持他有新的社交生活
正以为事情都往好方向走的时候 陈伯身体却先亮起了红灯 因为频繁腹泻加上发热症状 不得已去了医院检查 殊不知这一查竟然确诊了艾滋病
他开始也不敢相信 医生提醒这个病和个人性生活有关 想起自己过去两年 频繁和不同的女伴们“亲密无间” 而且都没有保护措施 他也是后悔不已,没想到自己逞一时之欲 竟然会带来这么严重的危害
其实像陈伯这样的艾滋案例近年来是越来越多,不禁让人感慨,为什么艾滋会盯上老年人?
可怕的艾滋病, 正逐渐向老年群体蔓延
《我国HIV/AIDS流行病学研究进展》曾统计,截至2020年底,我国艾滋病人共105.3万人,死亡35.1万人,目前新发感染人数仍在继续上升。
近年来,这一趋势在老年人群体也有印证。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IAIDS)的统计2014年全球艾滋确诊人数约为3530万,其中老年人占了420万。放眼全球范围内,老年艾滋病率都在攀升。
反观过去的十年,我国老年艾滋确诊比例呈现持续升高趋势,据中国艾滋病/性病预防控制中心统计,男性60岁及以上新发确诊艾滋比例自2010-2020年从7.41%升至18.21%。
图源网络
这不禁让人疑惑,为什么老年艾滋病患者越来越多了?
背后原因离不开“性行为传播”这一主要渠道。很多人觉得老年人应该没有性需求了,甚至觉得老年人不会有性需求,但事实上,老年人也有需求。
加上离异、丧偶、感情不和谐等因素,老年人正常需求无处发泄,又承担着社会的偏见,导致需要纾解的心情是越来越难按捺。
另外,很多老人觉得自己这个年龄已经没有了生育能力,因此同房的时候习惯不做措施,但却忽视了性生活过程中的健康风险,比如艾滋等性病的预防。 由于缺乏相关防护认识,加上急迫的欲望,让这些老人铤而走险,选择私下交易或者婚外情等方式,寻求刺激和满足,更换伴侣的频率也更高,更容易感染疾病。
国内著名性学家潘绥铭教授曾给出相关数据,指出我国55-61岁的老年人中,其中53%的人会保持每月1次性生活,另外有39%的人会保持每月3次性生活。
其实老年人有这种生理需求也是人之常情,不应该带有色眼镜去看待他们的需求。
对于老年人来说,满足需求的同时最好也要注意安全措施,尽量避免频繁更换伴侣,减少高危性行为,减少感染风险,才能保证晚年幸福长久。
若你有了以上情况但不确定自己是不是中招了,可以及时到疾控中心(免费咨询检测电话:6908613)或正规医疗机构进行咨询检测。
关于艾滋病, 这4点男女都必须了解
关于艾滋,很多人对它的了解可能还停留在性传播、有传染风险、无法治愈等方面,其实除此之外,关于艾滋病以下4个要点必须了解,关键时候可以有大用处。 HIV通过什么途径传播? HIV传播不止性行为这个渠道,注射器共用、孕妇感染后传播给婴儿、输血工具或供血被感染,都有可能导致病毒传染。据统计目前新发病例仍然以性传播为主。
和HIV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共用马桶和泳池,感染风险大? 与患者近距离交流,共用马桶或游泳池等行为不会发生病毒传播,不用过于恐慌。
HIV在针头上能存活吗?可以用酒精杀灭 HIV 吗? 艾滋病毒无法独立生存,尤其是在尖锐物品上的生存时间是很短的,而且暴露在物品上的病毒往往很脆弱,高温、消毒剂都可以把它灭活。 HIV暴露后怎么预防? 请在“阻断的黄金72小时”内到绵竹市人民医院感染科,评估是否需要服用阻断药。
老年人预防艾滋病, 牢记“四要一不要”
如今,随着老年人艾滋感染率的不断攀升,老年群体也成为艾滋病防治重点人群,专家总结,老年人预防艾滋病牢记四要一不要:
“一不要” 不要有高危行为:避免无保护的性生活,不要聚众淫乱、不要频繁更换性伴侣,这些高危行为都是艾滋感染的常见诱因,一定要拒绝。
“四要” 要注意传播风险:任何年龄段都有可能感染艾滋病毒,重视可能的传播渠道;
要健康生活:老人可以培养多种兴趣,参与社交,充实生活,增加精神满足;
要及时检测:如果发现自己有可能感染,一定要在高危行为后的2-4周内进行专项检测,及时做好阻断措施。
要做好安全措施:老人也要坚持做好安全措施,避孕套依然是最有效且简单的预防传染方法。
在发生高危行为后 如果觉得自己有感染的风险 不好意思露脸 你还可以使用 HIV唾液自检服务线上申领 保密发货 居家自检 操作安全 不露脸 不查血 动动手指就可以免费申请 在账号主页下面点击“HIV自检”即可申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