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九龙镇:“支书工程”解难题 “小民生”赢得“大民心”
作者:周韵 尹翔 文/图 责编:唐敏
来源:绵竹市融媒体中心
日期:2024-08-02
群众事,无小事。今年以来,九龙镇围绕“党建+项目”服务品牌,继续推动实施“支书工程”。11个村(社区)党支部书记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承诺办理三件实事,通过“百姓点题、组织解题”方式,进一步把惠民生的事办实、暖民心的事办细、顺民意的事办好,不断擦亮党建品牌,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夜幕降临,九龙镇文风村10组一盏盏太阳能路灯准时亮起,照亮了村民的回家路。“有了路灯,我们出行更方便了,安全也得到了保障。”说起实施“支书工程”带来的好处,村民们赞不绝口。 文风村10组一条主干道连接棚花村4组,随着乡村旅游快速发展,来往车流人流增多,但由于该段道路过去未安装路灯,村民夜间出行很不方便。该村干部在走访中了解到群众想要安装太阳能路灯的意愿后,及时向上级反映。经过“村两委”实地调研、充分协商,将其纳入“支书工程”项目。前不久,8盏太阳能路灯顺利完成安装,不仅给村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也成了村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目前,文风村承诺的安装路灯、入户路硬化、疏掏沟渠三件实事均已完成。”文风村党委副书记王清贵说,为确保“支书工程”项目选得准、贴实际、惠民生,实现民生问题“由民做主”,村干部积极开展入户走访,制定项目工作清单,明确项目推进时间进度、工作目标、具体措施,确保工程按时保质完成。 7月28日,记者在位于棚花村的岳家沟防洪治理项目施工现场看到,工人们分布在各个点位,紧锣密鼓地开展作业,全力以赴提速度、赶进度。 岳家沟因年久失修,河道防洪能力下降,威胁着周边住户的生命财产安全,急需进行防洪治理。棚花村党委书记蒋刚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后,及时将其纳入三件实事进行办理,并通过对接相关部门、争取项目资金、做好要素保障,推动项目早开工早建成。 岳家沟防洪治理项目起点为岳家沟棚花村上山路桥(K0+000),终点为文风村拦河堰端(K4+500),综合治理河长4.5km,其中新建护岸长1.2km,加固护岸长3.3km;对治理河道沿线河床段进行疏浚4.5km。目前,该工程正在进行护岸混凝土浇筑,预计今年10月底之前完工。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提高河道防洪能力,改善沿线水环境、水生态,保护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地方经济快速发展。 在新龙集镇社区12组,新改建的沟渠笔直延伸,有效解决了农田灌溉难题。但该条沟渠过去是条土沟,杂草丛生,沟渠堵塞,水资源利用率极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周边农业高效发展。 “‘支书工程’关键在于要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我们社区以‘帮成一事、解决一难’为出发点,围绕基础设施建设、村集体经济发展等方面内容,将党员干部下沉一线开展走访,确保真正把问题摸上来,及时进行解决。”新龙集镇社区党委书记殷廷说,目前村上承诺办理的三件实事均已完成。 为确保“支书工程”项目快办快结,九龙镇还通过组织现场参观、比学赶超,督促各村(社区)“靓”出进度、“晒”出成效、“促”进实施,以“微实事”撬动大民生,让老百姓增强更多获得感。该镇还将“支书工程”与“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相结合,进一步整合资源,搭建平台,以党员干部示范带头为牵引,在解决群众民生方面下功夫、想办法,出实招、见实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