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汛减灾】紫岩街道:“预”字当先 “实”字托底 筑牢汛期安全防线
作者:唐妮 牟文 文/图 责编 李莲
来源:绵竹市融媒体中心
日期:2024-07-09
入汛以来,紫岩街道立足“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的宗旨,时刻绷紧防汛安全弦,聚焦防汛重点和难点,扎实做好防汛工程修复、城市内涝点排查、物资保障、宣传引导等工作,全力保障辖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7月2日下午,记者前往紫岩街道蔚泉社区刘家河大桥,只见桥面宽阔平坦,桥底流水潺潺,村民们在桥边的树荫下乘凉闲聊,一派和美的生活景象。“去年汛期,刘家河大桥因桥墩垮塌,导致河水漫进房屋和农田,给大家的生活带来极大不便。”村民李银琼告诉记者,自从社区对刘家河大桥进行修缮后,大家都安心了不少。 刘家河大桥位于蔚泉社区7组,多年来,因河水反复冲刷,导致桥墩崩垮,堵塞河道,不仅影响交通通行,也存在安全隐患。为了进一步提升辖区防洪排涝能力,去年汛期后,蔚泉社区便着手修复加固刘家河大桥损毁的桥墩,扩宽桥面,安装沿河护栏。同时,为更好发挥水利工程的作用,对河道进行清淤疏浚,及时清除障碍物,全力消除内涝隐患。 “为织密织牢防汛安全网,在汛前,我们便组织人员对辖区5处山洪隐患点和河道、支渠等进行了拉网式全覆盖排查,制定了行之有效的整改措施,并逐一整改到位。”蔚泉社区党总支书记孔祥春表示,进入汛期后,社区还根据实际情况,安排专人对隐患部位进行常态化巡查监测,设立警示标志,确保一有险情便能立即发出预警信息,第一时间处置转移。 “大哥,你家院子地势低洼,如果雨继续下,就必须要转移了。”7月8日上午,大雨突至。紫岩街道天河社区工作人员急忙赶到辖区惜字宫街39号小区,检查小区内是否出现内涝积水,及时采取抢险措施,叮嘱居民注意安全。 惜字宫街39号小区是天河社区唯一一个老旧平房区,也是辖区地势最为低洼的地带,每到雨季很容易造成大面积积水,该小区的内涝防治工作成了社区工作人员的“心头大事”。据天河社区党委书记刘代敏介绍,为了切实提高居民的防汛减灾意识,他们通过短信、广播、微信、告知书等多种形式,加强汛期应急防范宣传,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组织党员干部、网格员、志愿者对易涝点进行不间断巡查,确保及时发现隐患并有效处理;全面检查排水设施,保障正常运作,一旦发现积水,迅速启动抽水泵机,降低积水风险。同时,进一步细化防汛应急预案,提高预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确定安全撤离路线和应急避险点,确保群众平安度汛。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紫岩街道共有46处防汛隐患点。进入汛期后,该街道认真查找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弥补短板、堵塞漏洞,加强重点部位风险隐患排查整治,提高安全巡查频率,发现问题及时上报、第一时间处理。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畅通通讯渠道,确保防汛预警信息及时传达。加强同气象、应急、水利等部门的沟通衔接,扎实做好汛期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工作,安排专人负责将预警信息传达至各防灾责任人、监测责任人、监测员和受威胁群众,全力筑牢防汛安全堤坝。 为确保关键时刻防汛物资拿得出用得上,紫岩街道还提前储备编织袋20000条,砂石料200立方,石料100立方,铅丝笼160条,铅丝0.2吨,救生衣120件,为防汛减灾提供了有力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