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廉绵竹】什地镇:分层分类靶向施教助推廉政教育走深走实
作者:张娟 责编:李莲     来源:绵竹市融媒体中心     日期:2024-01-15    

近年来,什地镇立足本地实际,积极探索创新廉政教育形式,持续加强廉政宣传强度,营造“干部重廉、群众护廉、社会崇廉”的浓厚新风。

警示促廉 面向辖区党员开展“纪律规矩”教育

“曾经的领导如今变成了阶下囚,这类‘身边案’敲响的‘警示钟’,让我们干部内心更加敬畏法律,筑牢了我们的思想防线。”什地镇党员干部观看廉政警示教育片后纷纷表示。

近年来,什地镇注重运用已查处的违纪违法案件“活教材”,通过丰富教育形式、分行业分领域等方法,精准开展警示教育。以“身边案”警醒“身边人”,进一步加强警示教育的针对性、互动性和感染力,让党员干部自觉提高党性修养,防微杜渐。通过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报道和违纪违法典型案例,督促党员干部每日坚持开展“学习强国”学习,厚植爱国为民情怀,坚持公仆本色。同时,开展重大节日、重点工作和重点岗位谈心谈话,提醒党员干部审慎用好手中权力,营造风清气正、廉洁文明的良好氛围。

提能增效 面向镇村干部开展“作风转变”教育

“今天的课程内容详实、结合实际,让我收获颇多。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会不断提高自醒意识,两袖常怀清风,做到警钟长鸣。”听完“廉”课后,镇村干部畅谈“廉”心,围绕“争先进位、争光出彩”开展大讨论,以“现场观摩+随机问答+现场测评”的方式开展“双争”擂台拉练,切实发挥“头雁”领航作用,提振村干部“闯创干”精气神。

此外,什地镇还从治理“庸懒散拖”着手,开展“四治四提”行动,从拉练评比、双向激励、交流互动等方面全面提升干部履职能力。以“日常+重点+专项”相结合的形式,制定红黑榜,通过“每周一评比,每月一考核,不定期督查”的方式,促进党员干部更新思想观念,切实转变作风,坚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逐步建立起“年初定目标、年中亮进度、年末比成效”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责任体系,有效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文化助廉 面向辖区群众开展“崇廉尚实”教育

“打起竹板展笑颜,我是廉政宣传员。革命经历风和雨,热血青年自当先。党规党纪须遵守,敢于担当勇向前,干群清廉促和谐,邻里合作助廉洁……”在什地镇红社村,廉政宣传员郭佳佳打着快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村民们宣讲廉洁家风故事,一阵阵叫好声和掌声从观众席中不断传来。

“现在农村环境好了,产业多了,能留得住人了,这都得益于党和国家的好政策,才让我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听完宣讲后,红社村村民刘大哥感触良多。

近年来,什地镇结合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相关政策法规等,加大对廉洁家风文化的宣讲力度,营造和弘扬崇尚廉洁、抵制腐败的良好风尚。同时,还结合春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开展“廉政春联送祝福”“廉谜竞猜”“包廉粽”等活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推动清廉教育化风成俗。

(图片由什地镇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