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篇】汉旺镇天池村:林下有“经济” 深山变“靠山”
作者:王虹 廖辉 文/图 责编:唐敏
来源:绵竹市融媒体中心
日期:2023-12-19
位于深山的汉旺镇天池村,大部分区域在海拔1400米以上,山高地少、树茂人稀,适宜的地理位置和原生态的自然环境,为中药材生长提供了天然“温床”,当地村民通过种植中药材鼓起了“钱袋子”。 近日,沿着蜿蜒陡峭的山路驱车1小时,记者来到天池村一组看到,四周树木葱郁、水汽充沛、土壤腐殖质深厚,银杏、山茱萸顺坡就势,从山脚长到山顶,茂密的枝叶仿佛天然的“遮阳伞”,护住林下繁盛的中药材。“中药材种植讲究环境,山高一丈不一样。”村民陈明付指着连片的黄连说,高海拔和山区的气候是黄连等中药材生长的绝佳环境,种植出来的中药材品质也是绝佳的。 林下中药材种植不仅节省土地和经济成本,让中药材成为林地生态多样性的一环,自然避免病虫害,还能激发中药材药效成分积累,使中药材质量更接近野生品种。“4年前,自己所工作的矿山关停后,自己和妻子回到了村里,还是总想着找点事做。经过前期多方考察后,选择了利用山区有利条件发展林下中药材种植,随后便种植了眼前这20余亩的黄连。黄连种植平时只需要定期锄草和除虫就可以了。”陈明付说。 把钱“存”深山,深山变“靠山”。黄连的种植周期虽然长,但市场行情不错,按照目前市场价计算,一亩地的黄连烘干后能有400斤左右,一斤的价格在150元左右。明年,陈明付头批种植的黄连就可以收割卖钱了。更让他欣慰的是,种植中药材不愁销路,在他的手机里,存着几个中药材收购商的电话,很多客商都知道天池村的中药材品质好,不定期的就会询问陈明付的种植情况,说一旦成熟就会上门收购。 靠山吃山。天池村的其他村民也加入到林下中药材种植的队伍中,目前,在陈明付周围,种植户已有五六家,种植面积达40余亩,村民们都对发展林下中药材种植充满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