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绵竹正式迈入“动车时代”
作者:周韵 牟文 文/图 责编:李莲     来源:绵竹市融媒体中心     日期:2023-11-28    

——记者带你体验川青铁路青白江东至镇江关段首趟列车

11月28日,川青铁路青白江东至镇江关段正式开通运营,起自青白江东站,途经成都市青白江区,德阳市广汉市、什邡市、绵竹市,绵阳市安州区,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松潘县,接入松潘县镇江关站,正线全长206公里。

该段铁路开通运营后,成都东到绵竹南的时间最快可缩短至31分钟,不仅更好地助推绵竹融入成都一小时经济圈,也彻底结束了绵竹无动车历史,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列车开通首日,记者从绵竹南站乘坐C6018列车出发,一路穿越沃野平畴,驶向成都东站,体验别样旅程。

快速平稳

乘坐体验温馨舒适

11月28日上午10点30分,绵竹南站沐浴在阳光下,简约大气,不少乘客拉着行李陆续走进站内。站前广场上,青石柱巍然挺立,柱面雕刻着绵竹非遗文化、民间技艺、绵竹历史等浮雕图案。车站外墙上,一对传统绵竹陶版年画门神《秦琼尉迟恭》栩栩如生,一展绵竹千年历史文化魅力。

上午11点,记者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刷身份证经安检后进入站内候车。候车大厅宽敞明亮,两侧摆放着座椅,电子屏幕居中,显示着各列车实时动态。厅内配备了自动饮水机、自助充电区、自助售取票处等设施设备,为旅客提供贴心服务。服务台前,部分老人正在现场购票,安保人员来回巡视,为来往的乘客提供便民服务。

11点55分,列车开始检票,乘客排队刷身份证入站。此时距离发车还有一段时间,站台上已经有不少乘客面带笑容,拿出手机打卡拍照,记录下意义非凡的时刻。“我平常在成都上班,今天真是太激动了,有幸乘坐上了首趟动车。如今绵竹到成都时间缩短至半个小时左右,绵竹人民与成都‘同城’的生活将迎来新变化。”市民李海曦在候车时,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

中午12点,C6018列车驶入绵竹南站,乘客开始有序登车。车厢内环境温馨舒适,里面坐着部分从茂县方向过来的乘客。电子屏上显示着列车实时温度、车次、车厢等信息。两侧建筑飞快掠过,车辆行驶平稳。12点14分,动车速度已经达到198公里/时。

记者注意到,一等、二等座位前后排十分宽敞,电源插座、小桌板等设施一应俱全。商务座的座位空间更大,宽敞舒适,可以调节倾斜角度,以便为乘客提供最佳的休息姿势。“我老家在江西,以前回家要从绵竹乘车到德阳再转成都,十分麻烦。现在从绵竹乘坐动车,就大大节约了出行时间,所以今天特意赶回老家看看。”乘客陈佳芳在绵竹务工,川青铁路青白江东至镇江关段的正式开通运营,让他切身感受到交通顺畅带来的便利。

便捷畅通

速度背后凝聚着无数建设者力量

一路前行,列车在田野与城郊间疾驰,阳光透过车窗玻璃,洒下点点光辉,窗外湛蓝的天空和郁葱的密林宛如画卷,在眼前转瞬即逝。抬头望去,高低错落的农房点缀在乡间,还有高速公路伸向远方,美丽动人的乡愁美景让人惊叹。

“我是川青铁路什邡段的建设者,这一刻我们足足等待了13年。自它动工建设以来,破题攻坚从未间断,道路畅通的背后,凝聚着无数建设者的心血。”乘客宋道德激动的心情难以言喻。

川青铁路青白江东至镇江关段处于成都平原向青藏高原东部边缘过渡的高山峡谷地带,海拔从安州站的634米攀升至镇江关站的2503米,高差近2000米,穿越了龙门山、岷山、西秦岭等众多山脉,跨越涪江、岷江、嘉陵江三大水系,沿线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

该项目自2011年3月开工建设以来,各参建单位和广大建设者发扬“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奋斗精神,攻坚克难,拼搏奉献,优质高效推进工程建设,历时12年架设了镇江关五线特大桥等33座桥梁,建成了跃龙门隧道等10座隧道,确保了工程如期建成。

川青铁路青白江东至镇江关段开通运营后,绵竹成为了成都至茂县之间的驿站之一,沿线丰富的农业、工业、旅游资源将逐步走出县城,形成了串起成都、德阳、茂县等新的旅游环线,必将为当地经济发展、人文交流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

12点51分,列车到达成都东站。乘客潮水般涌向出站口,一些乘客不忘抓拍或录制下这值得回忆的一刻。站台上设有多台便捷换乘电梯,乘客可以由此快速中转至候车大厅。在这里,乘客可以实现到全国各地的高铁、动车换乘,也可以通过地铁2号线和7号线,到达成都各个区域,十分便捷。

由于时间急迫,下午2点10分,记者在候车大厅吃上一顿简餐后,便踏上了返程列车。“快速、平稳、舒适、畅通”是记者此次试乘最直观的感受。

川青铁路线上,列车将载着更多人的期待和梦想穿越桥梁隧道、山川河流,去到更远的远方,追寻更自由广阔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