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有所得——让百姓就业创业乐业
作者:何菲 文/图
来源:
日期:2012-12-24
◆本期幸福关键词:劳有所得 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要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就业工作。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增强就业稳定性。健全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增强失业保险对促进就业的作用。健全劳动标准体系和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和争议调解仲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摘自党的十八大报告 ■回顾: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和谐之基。近年来,我市始终把就业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手段,把就业问题作为实现“劳有所得”的重要途径之一,坚持扩大就业与稳定就业并举,切实落实各项就业和再就业政策,大力推动创业带动就业,着力解决困难人员就业等突出问题,在全市营造出浓厚的创业就业氛围,唱响了全民创业的主旋律。今年以来,全市新增城镇就业人员3836人,帮助失业人员再就业821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34584人,其中新增扩面参保人数为30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仅为3.8%,全市城乡就业形势保持稳定。 ■展望: 今后,我市将以提高就业稳定性、提高就业收入、提高就业公共服务水平为着力点,加强人力资源信息系统建设,稳步推进就业服务工作深入开展,进一步改善就业结构,降低城镇登记失业率,加强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工作,切实落实就业扶持政策,保障低收入劳动者的工资水平,力争平稳较快步入小康社会。 ■民生样本: ◆专场招聘铺就业路 今年3月,在无锡——绵竹专场招聘会上,小田顺利地找到了新工作。今年25岁的小田心里装着一个愿望,想去外面的世界看一看、闯一闯,无锡——绵竹专场招聘会的举行,让小田在家门口就能顺利与外省企业达成用工协议,小田说这是以前从没想到的事。“就业的条件好、机会多,找到工作不仅我高兴,家里也放心。” 一个岗位不仅意味着一份收入,对小田这样怀抱梦想的年轻人而言,更意味着梦想的实现、生活的改善。今年以来,我市积极组织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等公共就业服务系列专项活动,提供服务快速通道,搭建起用工企业和就业人员的联系平台,并及时帮助零就业家庭解决就业困难,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让更多的劳动者实现快速就业。 ◆职业培训“授人以渔” 走进职业技术培训中心的中式烹调培训班,来自孝德镇的失地农民黄大哥正目不转睛地盯着授课老师的一举一动。经过一个多月的培训,如今黄大哥也能做几个像模像样的菜式了,黄大哥说,失地农民普遍学历低无特长,给钱给物,不如给一门技术······ 通过大力整合职业教育培训资源,目前我市已成功建立职业技术培训中心为龙头,各认定的定点培训学校为辅助的多层次、多渠道、广覆盖的培训网络,并利用公共就业实训基地,通过订单、定向式培训方式,重点做好对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失地无业农民的免费职业技能培训,为他们的就业创业提供技术支持。 ◆小额贷款圆创业梦 10万元的小额贷款,让大学生小魏租起了门面房,开起了直销店,每月4千余元的纯收入让她觉得很满足。小魏记得,在她经营最困难的时候,是我市的小额担保贷款给她雪中送炭,帮助她解了燃眉之急,渡过了难关。 “以创业带动就业”,要真正激活创业的无限潜力,资金扶持这潭“活水”必不可少。为积极鼓励我市劳动者自主创业,市人社局为小额担保贷款开辟“绿色通道”,至今共为217人发放小额担保贷款和小额贷款贴息1101.1万元,极大地激发了我市劳动者自主创业热情。 ■民生期盼: ◆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秦得祥:作为最基层的劳动者,提高工资和福利是我们最关注的问题。当门卫10年,工资从每月400元涨到1000元,虽说老俩口的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但想买个新家电之类的就很困难,希望也能享受到国家发展带来的福利,使生活过得更加富足快乐。 ◆拓宽就业培训渠道 邱兰:现在的免费就业培训工种较多,但大多都是考虑本地用工市场需求,针对外地尤其是发达地区所需用工的技术培训相对来说还有欠缺,尤其是女性就业培训不能仅局限于农村闲散劳动妇女,要进一步拓宽就业培训渠道,延伸培训面,促进高质量就业。 ◆加强大学生创业指导 刘伟:现在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很多大学毕业生都有创业的意愿和行动,但成功的比例却极低,希望在继续巩固创业扶持政策的同时,进一步加大对大学生的创业指导,激发大学生创业潜能,全力推进全民创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