沼气点亮农村低碳新生活
作者:王平 文/图
来源:
日期:2012-12-17
沼气点亮农村低碳新生活
——我市采取切实措施大力推进沼气建设成效显著 本刊消息 “现在家里生活用能全部实现了沼气化,烧水、做饭用上沼气灶,洗澡用上沼气热水器。沼肥还能改良土壤增加有机质,沼液喂猪、浸种治虫等提高种子的出芽率,减少病虫害和农药使用……”谈起农村沼气建设的好处,孝德镇大乘村村民殷小兵满脸笑容。 我市沼气建设起步于70年代,发展在80年代,迈步在90年代,跨越在新世纪。建设中,始终以“贵在坚持,重在落实,综合发展,讲求效益”为指导思想,围绕“三农”问题,全面贯彻实践科学发展观,引导农民创造美好家园。 震前,绵竹是全国农村能源建设先进县(市),全市正常使用的沼气池6.9075万口,推动城乡一体化为目标的生态家园富民示范村20个,全市的沼气建设以其明显的综合效益深入人心,得到普及,成为国内外参观的全国示范基地,受到各级领导的肯定。 5·12特大地震使我市农村能源遭受严重损毁,结合农村灾后重建规划,全市需重建、新建沼气池7.7万余户,该数量相当于我市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到2000年时的建池户总数。 面对沼气池建设任务量大、面广的特点,我市坚持“整村推进、全面建设、保证质量、形成规模”的方针,坚持政府引导与群众自愿相结合,充分调动群众沼气建设的积极性,坚持沼气建设与畜牧养殖相结合,坚持沼气建设与环境整治相结合,以沼气建设带动改厕、改圈、改厨,坚持建管并重,扎实推进,完善沼气服务体系,确保建设质量和效益发挥。 5·12地震后,我市争取上级补助资金、安排重建资金共1.0119亿元(不包括农户自筹资金),用于建成5.5万户农村户用沼气池、农民集中居住区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11210户,池容33630立方米。同时,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落实拉动内需沼气建设项目、沼气服务体系、服务网点建设等。 如今,当你随意走进我市的任何一个村组,你会深切感受到沼气建设给老百姓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屋里屋外干净整洁,形成了一幅“不见炊烟起,但闻饭菜香”的生态田园风景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