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九龙镇:矛盾纠纷“一站式”调解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梢”
作者:周韵 文/图 责编:李莲
来源:绵竹市融媒体中心
日期:2023-09-22
如何用好“枫桥经验”,实现矛盾纠纷就地化解?近年来,九龙镇不断探索调解服务新模式,着力打造“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平台,通过健全机制、整合资源力量、强化品牌引领,实现群众诉求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激活了农村基层治理“神经末梢”。 九龙镇综治中心里,矛盾调解、信访受理、诉讼服务等厅室次第排开,其功能几乎囊括了社会矛盾化解的全部环节。来访群众根据自身诉求“对牌入座”,迎接他们的是工作人员热情洋溢的笑脸。 过去老百姓遇到问题,找了东家找西家,见得到的管不了,管得了的见不到。今年,九龙镇将“最多跑一次”理念延伸至基层社会治理领域,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对综治中心进行提质改造,高标准打造了“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平台,以“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为目标,通过群众点单、中心收单、中心派单、群众评价的形式,进行多方联动,搭建起服务群众、化解纠纷、维护稳定的实战化平台,切实解决群众集中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历史遗留的“钉子案”等,推动案结事了、事心双解。 今年8月的一天,8名农民工因某农家乐拖欠其工资赶到九龙镇综治中心求助。工作人员详细了解事情原由后,立即与农家乐老板取得联系,但对方却以多种借口进行搪塞。九龙镇综治中心立即启动“统筹协调机制”,及时组建调解组,通过对农家乐老板说理普法、沟通谈心,成功帮助8名农民工讨回了“血汗钱”,避免了双方矛盾升级。 社会多元化特点显著,矛盾纠纷复杂多变,村委会调解效果不佳……这些曾是九龙镇基层治理面临的难题。该镇“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平台建成后,家庭关系、邻里相处、工作矛盾等看似“鸡毛蒜皮”的琐碎小事,都能得到快速妥贴的处置。 今年5月,该镇两户村民因土地纠纷发生矛盾,双方积怨较深,差点动起手来,村委会多次调解无果。九龙镇综治中心接访后,协调镇司法所、派出所、村委会参与调解,但效果不佳。中心随即启动“三官一律”工作机制,邀请法官、检察官、警官、律师,以及镇司法所、农业中心、村委会,开展分析研判,最终达成一致调解意见。之后,调解人员对两户村民进行沟通劝解、心理疏导,双方心服口服。 九龙镇依托综治中心,建立“一中心、四机制、六领域、九网合一”服务管理模式,加强与司法所、派出所、村(社区)之间的联动,健全职责任务清单,将“主动排查、风险评估、分类化解、迅速落实、跟踪办理,回访反馈、结案归档”贯穿全程,推动矛盾调解“闭环”运行,以横向到底纵向到边的体制机制,将调解触角延伸到社会治理末梢。同时,充分吸收民间智慧,组建志愿者调解队、网格员调解队,为基层人民调解工作注入了群众力量。以网格员日常巡查为契机,注重收集社情民意,及时掌握苗头隐患,努力构筑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