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美丽绵竹 共享美好生活
作者:张娟     来源:     日期:2012-12-07    


  本刊消息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美丽中国”,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记者走访发现,“美丽中国”成了绵竹老百姓这些天议论的“热词”。大家纷纷表示:“建设‘美丽中国’,咱绵竹就是活生生的好例子。”
  穿城而过的马尾河碧波荡漾,白鹭齐飞;一个个环境优美的生态公园、休闲广场装扮城区大地;一片片精致舒适的生活小区拔地而起;一条条宽阔平坦的城市大道四面延伸……“近年来,我市一直致力于绿色生态环保建设,变化是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市民王先生是林业局的一名退休干部,他对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美丽中国”印象深刻,他觉得“建设‘美丽中国’,绵竹走在了前面”。
  近年来,我市在灾后恢复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在深入实施生态兴市战略。市委、市政府响亮提出以建设“富强、文化、生态、幸福绵竹”为目标,大手笔建设,高标准投入,努力打造一个新兴的青山绿水、相融共生、风貌突出的休闲、旅游和宜居城市。我市也先后荣膺“国家4A级景区中国年画村和九龙乡村旅游景区”、“中国最具魅力乡村旅游目的地”、“四川省级旅游集散地和区域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等荣誉,有力地推动了“美丽绵竹”的建设进程。
  家住滨河路的刘德彰老人,习惯每天步行到金陵梦想园的广场上健身。“自从修了这个广场,每天来健身的人还真不少,唱歌的、跳舞的,可热闹了。”老人告诉记者,绵竹近年来的变化之大有目共睹。道路越来越宽敞,绿树成荫,到处鸟语花香。“我住的小区以前道路是坑坑洼洼的烂路,现在水泥路平坦整洁,小区绿化也变美了,还种有各种花草,很是漂亮。”
  初冬时节,九龙镇“四季花田”项目建设现场一派火热的劳动场面,村民们正忙着栽种花卉。花田、长廊、亭台、绿道等景致错落分布,园内溪水潺潺,四季花开,水果飘香。配套的山货交易长廊和传统技艺展示作坊,不仅可以让游客满载而归,还可以领略白酒、山腊肉、板鸭等生产工艺。“四季花田”预计今年底基本竣工。作为我市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的又一次互融互动,该项目建成投用后,预计可实现年旅游收入350万元,同时将带动周边农户人均1500元以上的增收。
  共建共享生态文明,需要社会大众的参与、支持和体验。在某单位家属小区李先生家,小小的阳台被布置得生机勃勃,天竺葵、一叶兰、橡胶榕等大大小小的盆栽花挤满阳台,俨然一个“袖珍花园”。从屋里往阳台望去,五颜六色的鲜花和青翠的植物让人心旷神怡。一花香不如百花香,如今,越来越多的绿色走进了千家万户,城市处处洋溢着绿的清新,花的芳香。
  以生态文明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是市委、市政府一贯坚持的战略方针,从“经济强市”到“生态兴市”,全市上下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人大政协监督、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努力的大格局。截至目前,我市已创建完成了2个国家级生态镇,11个省级生态镇,89个生态村,115个生态家园的创建工作,一幅幅“美丽绵竹”的生态画卷正展现在世人面前,不断提升着广大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