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吃,有毒!严重可致命!绵竹正严查这类食物……
作者:     来源:今日绵竹     日期:2023-08-01    

 

当前, 各类野生菌进入生长旺盛期,全国误采误食野生菌致中毒事件日益增多。紫岩街道根据《绵竹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做好野生菌中毒事件防控工作的提示函》文件要求,扎实有序开展野生菌中毒防控专项行动,切实筑牢食品安全防线,全面守牢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紫岩街道成立了19个专项工作小组

结合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包保机制,实行街道、村(社区)、经营单位三级联动,以督促各农贸市场、农村集市、餐饮经营单位、家庭禁止买卖、加工和食用野生菌为重点,出动60余人次,对辖区内的农贸市场、农村集市、餐饮经营单位等共计130余个场所进行全覆盖检查,对6家农贸市场进行二次复查,同时对辖区学校、养老机构等重点区域进行监督管理,严厉打击售卖和供应来路不明菌菇行为严防有毒菌菇流入市场、端上餐桌,从源头上防范误食野生菌事件的发生。

 

为营造浓厚防控氛围,紫岩街道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主题党日等活动,组织网格员、党员志愿者通过张贴宣传海报,入户发放宣传资料、LED显示屏滚动播放、微信群等形式,多渠道、全方位开展预防野生菌中毒知识以及川渝地区常见毒蘑菇图谱等食品安全宣传活动,共张贴悬挂相关标语80余条,发放宣传资料500余份。
充分利用街道、村(社区)党员干部走村入户为宣传契机,提醒群众不采、不买、不卖、不食野生菌菇,提高人民群众对野生蘑菇的辨识能力和防范意识,不断推进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共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你需要了解

以下预防食用野生菌中毒小常识↓↓

 

☀️充分认识野生毒菌的危害:

 

  • 毒菌毒性成分复杂,一般发现的野生菌中毒症状有胃肠中毒型、神经精神型、溶血型、呼吸与循环衰竭型、肝脏损害型等,而肝脏损害型最为凶险,致死人数最多,其典型表现为恶心、呕吐、肝区疼痛等。

  • 食用野生毒菌中毒症状严重,发病急,死亡率高。目前,毒菌中毒尚无特效疗法。

 

☀️健康吃菌,请注意这几点:

 

  • 不采摘、不购买、不加工、不食用不认识的菌类这些有可能是有毒野生菌。

  • 太幼小的野生菌和霉变的野生菌不要吃野生菌太小难以识别,霉变的野生菌有其他毒素也可引起中毒。

  • 最好不要吃杂菌如果同时误食几种毒菌,对身体危害更大,医疗救治也更困难。

  • 食用时一定要煮熟、炒透有些菌种的毒素经高温加热后可被破坏,但有些剧毒菌种高温依然不能破坏其毒素。

  • 吃野生菌最好不饮酒酒精可以促进毒素吸收,也可能与毒素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毒素,从而加重中毒症状。

☀️野生菌中毒后如何自救?

 

  • 催吐。在中毒者神志清楚的情况下尽快催吐。可用手指按压中毒者舌根引起呕吐,反复多次催吐,让中毒者尽量把胃内食物吐出来,减少毒素的吸收。
  • 立即就医。凡是在吃过野生菌10分钟后至72小时内有头昏、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烦躁不安或其他不适者,都应立即就医。最好携带剩余野生菌样品以备鉴定野生菌的种类,确定有效的治疗措施和判断预后。
警惕啊!
请大家认清它们!
记住它们!
远离它们!

健康吃菌,安全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