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剑南街道:党建引领 创新小区垃圾分类管理新机制
作者:李露平 责编 李莲
来源:绵竹市融媒体中心
日期:2023-06-24
自垃圾分类工作开展以来,剑南街道建立健全以街道党工委统筹、社区党委主导、物业党支部和小区党支部引领的组织架构,积极打造“政府引导、物业为主、群众参与”的“物业+”模式,推动小区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由“一盘散沙”向“同心共治”转变。 走进剑南街道五路口社区公园壹号小区,干净整洁的环境让人印象深刻。在小区一角,垃圾分类督导员正在指导居民将分好类的垃圾投入相应的箱内。小区居民戚跃说,为了做好垃圾分类,他在家中准备了4个垃圾桶,分别放置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以及其它垃圾。每次扔垃圾前,他都会将垃圾分类整理,再定时定点投放进小区垃圾分类收集点。 据悉,公园壹号小区共有居民2000余人,共设置两处智能垃圾回收箱和一处误时投放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点。按照7时30分至9时30分、18时至20时的定时投放时间准点开放,垃圾分类指导员会在收集点值守,帮助业主分类投放、二次分拣。该小区物业工作人员王兰告诉记者,小区里的垃圾分类督导员大多是由小区物业保洁员兼任的,他们在这里工作了数年,了解每家每户的垃圾投放情况,能够积极引导居民“在家源头分类,定时定点投放”。同时,通过每月一次发布垃圾分类“红黑榜”,褒扬“优等生”、激励“落后生”,充分发挥监督激励作用,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让主动参与垃圾分类的居民越来越多。 公园壹号小区通过“物业+”模式推进垃圾分类精准化管理工作是剑南街道创新小区垃圾分类管理新机制的缩影。近年来,在垃圾分类工作开展过程中,剑南街道创新工作思路、补齐工作短板,指导各小区通过建立党建联建月联席会议制度,同时依托“有事来协商”平台,探索推行‘听证会、协调会、评议会’”三会制度等多种举措,让小区居民主动参与环境自治,为小区环境提升出点子、想办法。同时,整合“社区+报到单位+公益组织+社会组织”多方力量参与小区垃圾分类,构建“1+X”志愿服务体系,实现小区垃圾分类由“个别发力”向“融合共建”转变。 垃圾分类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协同发力、精准施策、久久为功,需要广大居民积极参与、主动作为。剑南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剑南街道将继续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全面推广党建引领小区垃圾分类管理新机制,切实解决小区生活垃圾分类难题,持续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图由剑南街道提供) |